第225章 煮梅論邊疆

 魏武答道:“這是因為草原生活惡劣,部族相互攻伐,他們不得已才選擇的方法。如果牛羊豐收太平無事,他們怎麼可能丟棄自己的父母? 

 而且貴少賤老乃是匈奴人,而非鮮卑和烏桓,鮮卑和烏桓乃是貴母賤父,其性悍驁,怒則殺父兄,而終不害其母。若說其不重孝道,難免有些牽強。” 

 曹操問道:“但我聽聞,他們倫常混亂,父親死後,兒子竟以後母做妻子。兄弟死後,活著的兄弟把死者的妻子都娶做自己的妻子。” 

 魏武想了想答道:“這是懼怕部落的消失,首領死後局勢動盪,接替者尊親母,娶後母,從而鞏固部落,讓部落與部落之間的關係更加緊密!” 

 曹操喝了一口青梅湯接著問道:“既然漢人與遊牧部落相差如此之大,那怎麼才能教化他們呢?讓他們像我們一樣呢?” 

 魏武微微一笑,答道:“無需像我們一樣,只要予一定的自治權和優惠政策便可,保護他們的生活和信仰,不要過分干涉和剝削。” 

 曹操眉頭微皺道:“但相差如此巨大,怎麼可能相安無事?” 

 魏武答道:“如果明公能有幸前往烏桓,便可發現當地有許多漢人在那裡居住,這些漢人往往和遊牧部落通婚,生兒育女,敢問明公那麼他們的孩子該是漢人還是烏桓人?” 

 曹操微微一笑:“這有什麼關係嗎?” 

 魏武環顧周圍,指著一座假山問道:“敢問明公,這假山可是園內原本就有的?” 

 “並不是,這假山是從泰山運來,原本是給陛下修建花園。可造型不好原本要遺棄,我見其扔了可惜便留在我的府內。” 

 “假如此假山造型獨特,那麼別人會說這泰山之石獨特,還是會說司空府內假山獨特?” 

 “當然是司空府內啊。” 

 “原本泰山之石入司空府,數年後變成司空府之石。那麼那些前往烏桓的漢人,數年之後便會成為烏桓人。他們的子女接受烏桓的文化,便會成為烏桓人。同樣遊牧部落的種子,灑在中原大地,生根發芽,開出來的就是大漢的花朵!” 

 曹操聽聞此言眼中閃過一絲敬佩,接著問道:“雲飛,那麼如果遊牧部落做大做強,入侵大漢當如何應對?兵馬如何調動?糧草如何供應?” 

 魏武想了想答道:“遊牧部落之人從小便騎馬射箭,甚至連女子都會騎射。而他們的父母,更是將一生的騎射技藝傾囊相授,這樣的傳承,使得他們的武藝愈發精湛。一旦戰事起,他們能迅速集結成軍,戰鬥力強悍,如同狼入羊群,劫掠邊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