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秦中平有事兒

當然,這些新聞也不可能任由發酵。

在負面新聞出現的同時,關於蘇妍和蕭辰的一些正面新聞也被髮到了網上。

諸如蘇妍花費上千萬元打造的孤兒院,又如蕭辰斥資千萬打造的大凹村等等。

就連江城醫院也出面發聲,以蕭辰和蘇妍為首創建的醫療救助站,至今已經挽救了不少病人,挽救了不少家庭等等。

但和蕭辰有關有能力的人都很好奇蕭辰為何不管這事兒。

以蕭辰的身份,只需一句話而已,網絡上那些對他和蘇妍不利的東西,都可以立馬消失。

這可苦了當晚那個男子。

對他來說,他知道蘇妍和蕭辰都惹不得,不好惹。

更何況那晚他其實也沒怎麼吃虧。

雖然車被砸了,但他還是拿到了四十萬,其餘十萬給了陳三春,當做其孫子的賠償。

然而就這麼幾天,不少人呼籲他出來維護自身的權利。

不得已,他在網上發帖,說明那晚的事兒,並表示大家都有錯,都過去了。

然而可悲的是,他的貼並沒有相關運作,根本就沒有任何的曝光量。

他的言論自然就沒人能看到。

網絡好,但也不好。

好的地方就是新聞傳播速度快,有些骯髒的事情可以在網絡上大量曝光,引起共鳴,進而爭取到公平。

不好的地方就是輿論非常容易被左右。

有些新聞惡意截取一斷畫面,一張圖片,內容稍加改造,黑的就能說成白的,白的就能說成黑的。

真正的經過和前因後果,網絡上的人是不會去深挖的。

更有甚者,會在網絡上體現出自身的優越感,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去譴責別人。

實際上他們大多數當中在實際生活裡,啥都不是。

網絡上的事兒蕭辰沒有關注。

他準備給學生們上一堂課之後就返回江城。

事實上,幾個老神醫創辦中醫學院,並非是為了在這一屆學生當中選出有天賦的人。

上大學的都十八九歲了,對他們來說這個年紀已經過了學中醫的黃金年齡。

絕大部分中醫都是從小開始培養。

五六歲就開始入門磨藥,識別藥材等等。

這一行,更講究的是靠積累。

積累夠了,自然能夠行醫看病,成為一方名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