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土不掙錢 作品

第60章 不同意見

 第三,強行拉荊襄黃氏聯姻太過粗魯和倉促,是否會起反效果猶未可知。

 第四,之前的當代四公子在傳播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不同聲音,很多世家大族認為袁尚,馬超可以稱得上公子,但趙雲和甘寧不配,尤其是甘寧,水盜出身。很多人已經把當代四公子換成了新版本,把趙雲和甘寧換成了江東孫策和荊襄劉琦!

 袁尚聽完荀諶的話,內心深處是大失所望。

 的確,作為主公他需要一個人逆著自己的態度來進諫來表達不同的意見,這本身是好事。但是荀諶給的這個意見,的確是拙見和愚見。有些是可以理解的,有些則是荀諶本身得到見識和謀略不足啊。

 荀諶有優點,最大的優點是資源是人脈,但也有缺點,一個是謀慮不足,另一個是限於世家大族的背景看待事物很片面,帶有歧視和短視。

 他這些意見唯一一個袁尚接受的是第一條,昨日追綁匪有些衝動,但袁尚帶著張合與周倉,即便真的和劉闢龔都的隊伍打起來,袁尚也能脫身,有關戰力方面的估量,荀諶不是武人,這個不懂很正常。

 第二和第三條則是明荀諶的戰略眼光很狹隘,對人才選用也有很大的侷限性,日後這方面的工作還真不能交給他去做!尤其是甄選人才,這點荀諶是遠不如沮授和田豐的。

 徐州西南到汝南以東北的地域有著不少黃巾軍流寇,這些武裝力量分散開來的確不算什麼,但是袁尚全部收服後進行整合,這股力量可就不一樣了!首先人數上,劉闢龔都在沒有外部支持下都能有近兩千饒隊伍,在有荊襄黃氏的支持後,一兩年內人數破萬不成問題!另有古城關莊這條地頭蛇,他如果大力發展武裝力量也能在七八千饒數量上。這兩支隊伍一旦聯合行動就是一支擁有兩萬戰力的奇兵,冷不丁出來咬人一口,是絕對會出人命的!怎能是意義不大?怎能是戰力不足。更不必提關平武藝的成長性,廖化帶兵的成長性,以及劉闢和龔都常年和官府拉鋸作戰的實力?

 更重要的是,冀州袁氏和曹操遲早有一戰,官渡之戰時,曹操背後冒出一支兩萬饒軍隊,直接威脅許昌,汝南等重鎮,想想就讓袁尚很興奮!因為原史上袁術戰敗後,淮南這些地盤幾乎都被曹操給吃了,但他的兵力在官渡之前根本沒有那麼多去鎮守,所以還留下很多兵力真空區域。這些區域到時就是這股奇兵大展拳腳的地方了!

 第三條,強逼黃承彥嫁女聯姻,這個事情的確做得不道德,但是已經生米煮成熟飯了,黃月英人都被袁尚擄走了!還有什麼可質疑的呢?他荊襄黃氏即便不顧及黃月英的生死就是不兌現諾言,袁尚也沒吃虧啊!好歹把一個機巧專家弄到冀州,研究諸葛連弩,研究霹靂車,這點絕對是隻賺不虧的!何況作為長得像非洲饒黃月英,袁尚還想嚐嚐滋味呢。

 第四條,當代四公子的人選。袁尚在最初與荀諶嘉魚居飲酒論英雄時便已經提出,四人都是當世之英豪!考量的標準並非只是出身和背後的世家!荀諶只考慮世家和出身,這本身就是一種陋見!

 的確,若論世家,趙雲和甘寧不配,但是孫策和劉琦就配嗎?

 孫策雖然此時風頭正勁,但不過一個剛愎自用的莽夫,而且還是一個短命鬼。郭嘉曾預言其性情魯莽自大,容易被人所害。不出幾年他便會死於非命。

 劉琦更是短命鬼,身無長處,乃是闇弱無能之輩!是個只會哭的垃圾!袁尚不恥與其齊名!那簡直是對自己的侮辱!

 而且袁尚曾在嘉魚居和荀諶講過,與馬超,趙雲,甘寧齊名,名聲只是其一,其二乃是與這三人結緣!有機會在日後接近親近這些人,併成功招募,即便不能招募,日後戰場相見,也留得一線後路!關羽能在華容道留曹操一命,趙雲或者馬超就不能日後留自己一命?戰場上的事情誰也不好,哪有常勝將軍?一朝落難,若逢故人,未必不能活!

 況且袁尚與趙雲尤其是甘寧齊名,乃是提前施恩!甘寧和趙雲不知道自己的出身不如袁尚嗎?但偏偏拉他們與自己齊名,這便是抬高他們身價,也從內心深處讓他們對袁尚乃至彼此產生些許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