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七堇 作品

第121章 諸子百家感慨萬千,吾輩以往,何曾料及啊!

 顧綾雪隨後才看向顧文星,笑道:“兄長為何這般看我?” 

 顧文星含笑道:“見吾妹今日運籌帷幄、心憂社稷之舉,為兄自是滿心欣慰與自豪!” 

 顧綾雪搖頭笑道:“兄長謬讚了,讀書使人明智,我雖各種書卷皆有所覽,但博而不精,相比於那些專精一域,窮極學術之人,遠不能及也,只能提供些微方向,提綱挈領而已。” 

 顧文星依舊無比自豪的看著她,說道:“世間學問如海,能廣覽博採已屬難得,況乎吾妹既能洞察各領域之精要,又能融會貫通,此乃大智慧也。再則,兄以為,妹之所學所思,猶如明燈照徑,為他人指明方向,亦價值非凡!” 

 顧綾雪微微抿嘴。 

 大哥,你這誇的我都有點不好意思了! 

 說話間,一名身著儒袍、懷抱一卷卷竹簡的學者便步履匆匆地趕了過來。 

 將竹簡小心翼翼的放入桌案上後,便向二人恭敬的行了個禮,悄然退下。 

 顧綾雪打開一卷竹簡,只見其上密密麻麻刻滿了古樸雅緻的小篆,彷彿凝結了先賢們的智慧沉澱。 

 接下來的時間裡面,她開始全身心的投入到了三千餘字的翻譯工作中。 

 顧文星也沒有閒著,每當顧綾雪翻譯完一卷文字,他都會立刻接手,仔細研讀每一個漢字譯文,並將其與原始的竹簡小篆進行對照,努力記憶著每個字形的變化規律以及演變軌跡。 

 也不過一個小時左右的時間,三千餘小篆便被全部翻譯成了漢語。 

 接下來便是將漢語拼音這一知識體系進行詳細梳理,將聲母、韻母、聲調三大核心要素詳細謄寫下來。 

 最後還要將所有漢字上面全都配上了漢語拼音。 

 工程量不是一般的大。 

 就在顧綾雪奮筆疾書的時候,帝都大學內,諸子百家各學院火速開啟了內部會議,探討剛剛的會議內容。 

 墨家,工程防禦學院某間會議室內。 

 一位髮鬚皆白的老學者正站在講臺上。 

 其身側還站著一位年輕的弟子,該弟子手中高舉著一張圖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