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瓊瓊 作品

第七十七回:馬背上的心念與孤獨

其實,人之情懷,這種含有某種感情的心理狀態,彷彿是很難說的東西,有時,陶醉於過往,有時,幻想過美好,有時,迴歸於現實。當然,希望在現實中得到安詳最好!如果說,浮華伴隨虛偽,並融合在情懷中,那麼,可以說,便誕生了“孤芳自賞”之人,令人討厭,同時,也讓年輕人失去了美麗青春之時機,失去了聖潔蓬勃之趨勢,自然而然中,生活裡的一切歡娛也失去了意義。

“孤芳不自賞”是一種“可貴”,是一種“虔敬”。就因為陳蘭小姐的“孤芳自賞”,所以失去了“呵護”的權力。在金豐少爺的“袖珍王國”裡,一點地位都沒有,更沒有角落容納陳蘭小姐,因此,“孤芳自賞”要不得,否則,會被人討厭,會被人放棄。另外,浮華的東西彷彿已經融入陳蘭小姐的血液裡,根本分離不出來,當然,也沒有任何東西取而代之。可以說,陳蘭小姐內心深處的精靈,彷彿永遠縈繞在金豐少爺的思緒之外,從而,一切事物彷彿失去了溫度,從此,沒有增添多少和煦,沒有增添多少溫馨,“拒人於千里之外”便成了金豐少爺“袖珍王國”裡最重要的主題,這種主題只是對“不心儀”之人而言。因此,陳蘭小姐很難打開金豐少爺的心扉,也讓“呵護之情”在彼此之間被拒之千里。他們即使面面相覷,金豐少爺也沒有想要說之言,冷眼瞧視竟然流露出內心深處的不甘心情願的情愫,彷彿是一種永恆“沉默情愫”,又猶如種子一般,播種在永恆平靜的田野上,無陽光,無雨露,可見,陽光之惠,雨露之恩,皆無尚存,何況發芽乎?只是播種了沉睡之種子而已!不說也可以知道,只好任憑“自我”撫慰,心情安帖就好!

在馬背上,陳蘭小姐的遐想彷彿在那一時刻沒有被杜軍少爺發現,因為,陳蘭小姐有些在意目前環境及能理解杜軍少爺的心意了。

所以,彷彿人生之中的枯萎之野草也有著萌發的趨勢,無論“天時地利人和”如何?大千世界裡的萬物都想尋覓“自我”的那份幸福,但人類更是如此。不過,不是所有之人都能擁有夢想中的幸福,其中,得需要不斷地努力才行!或許,會有幸福可言,也許,不會擁有幸福,只是擦肩而過。有時,幸福是建立在甘心情願的基礎之上,否則,幸福便是一種負擔,這般的開始也是一種不幸運的始端,令人擔憂,令人卻步,自然不是“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是啊!人在遇到喜事的時候,精神總是特別振作爽朗;就好像月亮到了中秋之夜,自然顯得格外清明亮麗一般。彷彿這是一種現象,也彷彿是一種蘊藏其中之道理。然而,聰明的杜軍少爺明明知道其中之蘊藏道理,但,可是,杜軍少爺卻“明知山有虎,偏要虎山行。”可見,“執著之情”已經達到“不可救藥”之程度,只要那句回答------不------只等那句回答------回答“前世約定,今生相依,來生重逢”即可!都說,“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是多麼執著,是多麼真摯,是多麼纏綿------彷彿“忘我痴狂”是原本規劃中感動世人之“人生主題”,又彷彿踏上“心儀之旅”,“袖珍王國”裡的“天梯”彷彿也通向盡善盡美之境地,更是一種“忘我”的境界。

此時此刻,杜軍少爺私下裡認為:即使是最堅硬如“鐵石心腸”之人,也有被感動的一天,就讓熱情與真摯去感化與融入那顆冰冷之心吧!這也是杜軍少爺對“呵護之情”自始至終所堅信的信念。

正因為,杜軍少爺默默地守護著------其與陳蘭小姐的雙手都握住韁繩,駿馬緩慢地前行著。突然間,杜軍少爺對陳蘭小姐先道:“陳蘭小姐,你坐穩了,握緊韁繩,我們要去追趕金文少爺與小寒。”杜軍少爺道完後,便快馬一鞭,駿馬立刻躍出幾步,可謂,“躍馬揚鞭”,隨即,杜軍少爺又對陳蘭小姐道:“不要怕,我會保護你的,放心吧,此刻,你完全可以遐想“自我”一個人在馬背上奔馳的風采,足夠壯你的膽。”之後,瞬間,一切中的一切,彷彿都在愉悅之中綻放著------

其實,在這般寬闊之草坪上,每個人都希望能與“心儀之人”並肩奔馳在這裡,可以去追逐碧空中閒遊的潔雲,朵朵潔雲彷彿映襯著草坪上那純潔無瑕的美麗心情。都說,天地之間的縱橫,是一種放縱情懷去處。的確如此,彷彿美麗情懷是天地之間的寬闊之產物。任其放飛,任其縱橫,任其傾訴,任其痴狂,任其纏綿------彷彿“陶醉”是惟一的釋放------一切就好!也對!理應如此!

快樂之餘,陳蘭小姐決定要相信目前一切事物,要勇敢地面對人世間的一切美好。

其間,陳蘭小姐也深深地冷靜地思索過,過往之中,過往之事,往往此處無情,何知天下再無無情處?相信快樂,相信美好,相信“自我”判斷。曾經,有人云:“有道之處,畢竟會有滿意的去處------歸宿,如同在導河,開湖後,讓千山萬壑的溪流有了歸宿一般。”此言不錯,說得好!人生透徹也!

人世間,無論任何人,無論任何事都是這般樣子,要說也好!

尤其,在執著之中的年輕人,他們想去爭取幸福是正確的,沒有理由停留在原地迴旋,理應去拿屬於“自我”最需要的溫馨及親切,去過屬於“自我”最想要的生活,就足夠了!別無他求,就簡單,就快樂,就幸福------一切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