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日出的月亮 作品

第135章 儒學被保留下的主幹

 “因為這個天下已經被更多的三桓接管了。”孔子回覆道。 

 蕭盼盼豎起了大拇指,心中感嘆不愧是大哲學家和大思想家。 

 “您想從這些三桓的手上收回周王室的權力,他們怎麼可能答應呢?魯國不會允許,齊國不會允許,衛國不會允許,所有的諸侯國都不會允許。所以您才會在遊歷河南的這段時間幾乎被所有諸侯國排斥,甚至被追殺。您不是也自嘲自己,仿若喪家之犬嗎?” 

 孔子點頭贊同了蕭盼盼的說法。 

 倒是後世儒學門徒們感到了憤怒,感到了慌繆,他們紛紛覺得是那個時代辜負了自己的至聖先師。 

 而蕭盼盼也難得的認可了他們的想法。 

 “您生錯了時代,您所處的時代是一個正在經歷文明爆炸的大變革時代,各種各樣的新思想正在蓬勃發展,崛起的新興社會階級正在奮力的打碎舊有秩序,在這樣的時代裡,沒有人會去渴望回到舊有的秩序當中,包括大部分的老百姓。” 

 蕭盼盼說道,“只有當新的文明和秩序在周王朝的屍骨上綻放之後,您的理想才可能部分實現。” 

 孔子有些不明白。“部分實現?” 

 “維持舊秩序。”說到這裡,蕭盼盼也覺得有些黑色幽默。孔子最嚮往的周禮至此以後再也沒有回來,但周禮的附帶產品卻從此埋入到了這個民族的血脈裡。 

 聽到這個回答的孔子也愣住了。 

 “當秦作為最後一個周天子分封的諸侯被漢滅掉後,周文明所代表的舊秩序便消亡了。” 

 始皇帝覺得講這段歷史的時候,沒有必要每次都強調一下自己的大秦被滅的這件事。 

 但蕭盼盼並沒有如他所願,而且還擴展了一下: 

 “秦國雖然經歷了商鞅變法的重組,但其本身自帶的周文明烙印是依舊存在的,具體的表現形式就是舊貴族和新軍功地主之間的衝突。秦國是一個絕對的擴張型國家,當對外擴張停止後,對內擴張就會爆發。” 

 “這也是秦國快速滅亡的原因之一,這也是為什麼我之前對始皇帝提出騰籠換鳥計劃的內在邏輯。消滅掉了六國諸侯王的直屬軍隊並不是結束,只有肅清掉整個周文明時代造就的舊貴族體系,讓新興軍功地主成為社會的主導力量,秦國才能真正的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