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日出的月亮 作品

第55章 皇權和軍權

 各朝各代的帝王和將領都在命人記錄著這套理論,那些擁有著敏銳軍事天賦的人,已經意識到了這套制度對於指揮軍隊的好處。 

 “有了軍銜後,整個軍隊體系就能被清楚的劃分出對應的等級。”停頓了片刻後,蕭盼盼繼續說道,“就拿你們秦國來說,王翦就可以直接被授予元帥的軍銜。”蕭盼盼拍了拍腦袋,“就是在上將之上其實還有大將和元帥,甚至大元帥的軍銜。” 

 王翦並沒有對此感到多開心,他很鬱悶。 

 “但這個軍銜一般都只會給那種開國級別的將領,我們這個時代已經進入了和平時期,所以就沒有設立元帥和大將的軍銜。不過我們開國的時候倒是頒發十大元帥,和十大將的軍銜,另外還有一個大元帥的軍銜是給教員的,但他本人拒絕了。” 

 小三三貼心的放出了那二十位大神的圖片。 

 對於這位在蕭盼盼口中不時出現的教員,古代的帝王將相們已經大致猜到了這個人的身份,這樣的人能成為大元帥無可厚非。 

 所謂能開啟一個時代的人,必然是會被稱為大元帥的,要不然這個人用什麼去塑造一個時代了?只是他們很好奇,為什麼要拒絕了? 

 嬴政下意識地看向了尉繚,這位兢兢業業的國尉已經把軍銜和軍職的體系詳細的記錄下來,正在認真思考其能發揮的作用,嬴政很欣賞他這樣主動無比的工作態度。 

 “軍銜是要跟待遇掛鉤的,它在本質上也脫離了原本的爵位系統,獨立的成為了一套專屬於軍隊的榮譽體系。很像漢朝時定下的非軍功不能封侯,但這套爵位制度還是有些粗糙了,文武的榮譽體系還是分開比較好,免得被文人鑽空子。” 

 對號入座的宋明士大夫們恨的牙癢癢。 

 “既然是榮譽體系,軍銜的等級自然就跟功績,資歷,甚至入伍的年限都有對應,其中肯定是功績的佔比最大。如果你們自己破壞了這種評價方式,那軍隊的戰鬥力崩潰就是必然的。” 

 無數的皇帝和將軍們無奈的一笑,這東西會不會被敗壞,不是他們能徹底說了算的。 

 “軍銜在戰場上的另一大作用,是能最快的明確指揮體系的設置和劃分,甚至在遇到極端情況下也可以快速的重建指揮鏈條。” 

 蕭盼盼想了想,說道,“比如,部隊被打散了,那他們重新聚集後該由誰指揮。這個時候就可以看軍銜了,誰軍銜最高誰指揮。” 

 “當然這個事情也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比如在打散的部隊裡有技術軍官是上尉軍銜,然後還有一個陸軍中尉,顯然這位技術軍官就不可能去指揮這支部隊了,術業有專攻嘛,他最多是能進入到指揮體系中去,當個參軍什麼的。” 

 古代將領們贊同的點了點頭,而且通過蕭盼盼這段說明,他們也更加深刻的認識到了這個軍銜制度的優勢。 

 對於各時空的皇帝來說更是如此,從軍榮院到軍戶制度,再到現在的軍銜制度,他們紛紛覺得自己找到了一個可能一勞永逸抓住軍權的抓手。 

 但這對宋以來的文官體系來說就真是要命了。 

 通過五代十國的混亂事實,他們好不容易以侮辱軍人的方法,找到了控制刀把子的機會,現在一個未來人搞出了一系列的軍事政策來提升軍人的待遇,甚至榮譽感,這是他們無法接受的。 

 不過很快,他們就聽見了蕭盼盼提出的,更加晴天霹靂的胡說八道。 

 “配合上軍銜制度,還應該建立軍校制度。”蕭盼盼指出,“特別是在和平時期,皇權如何掌控兵權向來是個老大難的問題,畢竟一個王朝不能總是重複的去開國和靖難。” 

 “是啊,太難了!”無數的皇帝感嘆道。 

 至於那些開國皇帝們也是不由的一嘆,軍權傳承對他們來說也是頗為頭疼的問題。 

 只有朱棣的眼角下意識的顫抖了一下,有必要把我的事單獨列出來說嗎? 

 “你們的方法是用三綱五常之類的東西,來塑造皇權的神聖性。到了宋明時期更是出現了以文制武的手段,但這種做法天然的會降低軍隊的戰鬥力,而且對控制軍隊的意義來說也不大,該軍閥化的還是會軍閥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