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34418841 作品

第262章 水軍虧損

 廣州船舶司一艘鋼鐵戰艦,售價一千萬兩白銀,沒錢?那不好意思。 

 按照藍玉的計劃,這種一百多米長的鋼鐵鉅艦,怎麼也要弄上五百艘,沒有五百艘,哪能叫船隊? 

 朱雄英一頭冷汗。 

 說來說去,大明人口根本養不活如此龐大的艦隊。 

 藍玉沒辦法,只能繼續西進,雖然每次回來,都裝滿船隊,可是缺口還是太大。 

 一邊做買賣,一邊打海盜,藍玉忙不過來。 

 後來鄭和遠航,藍玉打通航道,彰顯國威。 

 兩人分工。 

 隨著戰船升級,水師賣掉舊船,換錢買新船。 

 朱元璋同時放開馬六甲以東海禁。 

 海參崴過高麗,倭寇島至大小琉球,再到呂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馬六甲。 

 大明商人只要去海關司交稅,都可以在這片海域自由貿易。 

 商人的本性是貪婪的,他們需要追求更多的財富。 

 江南一帶的商人有的是錢,他們搬出銀庫的氣死牛,含淚換了洪武銀幣,購買船隻。 

 相應的這些剛開了兩年的船,自然跑到大明商人的手裡。 

 士紳們在廣州船舶買了船,也買了藍玉退下來的木船,就想跟著鄭和出海往西,卻被馬六甲海關司一口拒絕了。 

 開什麼玩笑,鄭和賺錢還不夠養活水師,哪能帶上他們去發財? 

 也有不信邪的,偷偷繞過馬六甲,沒想到朱亮祖不做人子,什麼都搶。 

 倭寇、紅毛商人的船你搶也就算了,為什麼還要搶大明商人的船? 

 朱亮祖搭理他們的空都沒有,全部劃成走私,羈押。 

 商人們出海,逛了一圈,大小琉球,呂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馬六甲上千個島,都沒有倭寇富裕。 

 也不是不賺錢,礦產,糧食,商品買賣,多少有點利潤,就是小島上挖鳥糞拉回大明,賣給有機肥作坊,也是大把的銀子。 

 也正因為大明船隊的遠航,這些島國所有海域,被統稱為大明海。 

 利潤有點少,風險有點大,士紳沒辦法,於是,他們把主意打到倭寇島。 

 有人給消息,說秦王朱樉三千水軍出海,停留在濟州島。 

 一些商人就動了心思。 

 他們要去倭寇島貿易,心裡沒底。 

 倭寇個個都是強盜,去做生意等於給狗送肉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