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荊王沈恭

 一旦有一方獨自解決的朝廷,接過了正統的地位,那麼所有原本支持他們的世家看大勢已定,也不會再支持他們在沒有發動戰爭消耗自身的力量時,消耗世家自己的力量。向著他們的民心也不會再向著他們了。 

 而他們大部分的力量,基本都是來自於這些世家。 

 一但塵埃落定,那麼自己或者其他還沒有舉事的藩王再無可乘之機。 

 “楊先生言之有理,若是真給青王得手了,那麼那些投機的世家也不會再支持我們,我們也就一瞬間變成了孤家寡人了。那楊先生有何見解?” 

 楊賢用他那似乎睜不開多少的狹長眼睛看向了沈恭,嘴角微揚,然後伸出了三根手指,輕描淡寫地說道: 

 “吾有三策妙計,乃分上中下三條,敢問王爺想聽哪一個呢?” 

 經典的讓自己選擇,對於自己這個心腹謀士,沈恭基本上言聽計從,而且從收效來看,楊賢的計策和謀略確實算得上一流,不然自己也不會如此信服,但是他一直很煩的就是,楊賢一直都喜歡列幾條出來,讓自己去選,不過瑕不掩瑜,大不了自己腦子也要轉一下而已。 

 “你且說說看?” 

 “上策,立刻屯兵荊北,聯繫梁王一同舉事,與青王一同對朝廷形成合圍之勢;中策,暗中再聯絡南夷,在青王出現頹勢的時候直接兵出西北,我們直接去斷鎮壓青王的朝廷軍的後路;下策等青王退守峻山郡後,命奇兵沿荊河逆流而上,直接弒帝然後我們兵出御神關,直接奪取京州和青南諸地。” 

 三條策略,在沈恭的眼中,最直觀的就是,出兵時機的不同,以及盟友的不同。 

 上策,或許是最好將朝廷主力軍消滅的計劃,但是自身損耗也大,事成之後還有和梁王再戰;中策,或許會被梁王背刺,甚至自己的背身還直接漏給了燕雲二州。 

 至於勾結外族? 

 拜託,自己北遼都送信過去了,也不差一個南夷了,沈恭壓根就沒有想過這個罵名。 

 下策,自身損耗最小,而且事情隱蔽,也不需要考慮被別人摘桃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