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襲輕衣 作品

第69章 兵仁之爭須有序,佈道天下始於行

 秦子玉吸收了兵法之道領悟出了人即中心的道義。他為了支撐起自己的信念,決定以兵道為骨幹搭建體系。 

 由於九號礦區的帶兵經驗與兵學院的理論完美融合,使得秦子玉的帶兵本領有了系統架構,剔除糟粕之後,剩下的就是精華了。 

 框梁既立,剩下的就是不斷的海納百川,充實自己的體系。 

 秦子玉不斷吸收老師和同學的理論精華,用於鞏固自身的帶兵理念,豐滿自己的框架建築。他似乎看到了元鼎虛影,上面還有古老的文字。他的所有元果,都在元鼎的四周若隱若現。 

 秦子玉吸收完老師陳慶之傳授的兵道精華之後並沒有停止修煉,而是提煉同班同學的理論,從而取長補短。 

 從趙勝的身上,他學到了家的傳承,學到了為我所用即可,無需心悅誠服的理論。自己沒有人格魅力沒有關係,只要家族強大,就可以肆無忌憚的揮灑本錢,就可以隨心所欲的從頭再來。 

 因為輸得起,所以敢打敢拼;因為不缺再來一次的機會,所以敢大膽試錯;因為有靠山,所以不會一犯錯誤就萬劫不復。機會多多,那就瘋狂試錯。 

 從趙勝的身上,秦子玉學到了吞併八荒的膽氣,無所畏懼的勇氣,永不言敗的傲氣以及勇往直前的志氣。即便是沒有後臺又怎樣,跌倒了,只要一息尚存,都可以重新開始。只要沒有輸光,那就繼續打拼。 

 對於孔方的仁道理論,秦子玉茅塞頓開。他認為世間所有的人,必須要優先考慮自己人。有餘力的情況下,才考慮其他人。絕對不是為了照顧外人的利益而委屈自己。這是立場,絕對不能鬆動,更不能歪。 

 照顧了外人,他們也不一定感恩。反倒是自己人受了委屈,有一定的概率分道揚鑣,以至於落得個眾叛親離的下場。所以愛憎分明,不以人世間的公義為準。把善良給予敵人,哪怕對方是公認的君子,也是對自己人的殘忍,也會損傷自己的利益。 

 從孔方的身上,秦子玉學到了立場決定態度。這是仁道的根本,也是團結自己人的最佳策略。順我者昌,逆我者亡,這樣的立場雖說過於偏執,卻也可以讓越來越多的人產生恐懼,從而改變立場變成自己人。 

 倘若委屈自己人討好外人,無異於告訴外人可以肆無忌憚的跟自己人作對,從而造成不必要的損失,甚至是讓自己人離心離德,變成一盤散沙。 

 一直以來都是道不同不相為謀。這意思是說你不肯支持我,我也不會給你爭取利益。即便是有能力給,也不會給。畢竟資敵的後果很嚴重,誰也不願意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秦子玉學到了,怪不得即便是那些聲名狼藉的人,只要達到一定的境界,都可以與美名遠揚的人並駕齊驅。究其原因,還是因為他們帶給了一些人利益,獲得了大量的追隨者,從而組織起了一個群體,自己的理念也有了立足之地。他們的所作所為,對於追隨者來說就是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