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家老三 作品

第223章 契約精神

 她不像韓露那樣,當初蘇聖平念出那兩首詞的時候,就斷定人家是抄襲的。正所謂自古英雄出少年,她常年經商,四處奔波早就見識過很多年少有為的人。吳朝這邊沒有,那越朝上一次國試的探花,也沒多大年不紀就已經能做出明月幾時有、元夕那樣曠古絕今的好詞,所以單憑對方年紀小,是不能輕易下結論的。 

 韓夏青從小就聰慧,還有一點別人不知道的,就是她在詩詞曲畫上面頗有造詣。以她對吳朝文壇中人的瞭解,尚無人能夠做出那樣的詞句來,更不用說做出這首詞之後還讓人抄襲。 

 這幾年下來,韓夏青已經習慣了獨守空閨。長夜漫漫無心睡眠之時,想的就比別人多。一個孤身女人,哪怕是公主也有很多無奈之處。如陳家族人對自己掌握家族生意、拋頭露面就有所不滿,又如家族生意的發展,再如朝廷即將面臨皇位傳承帶來的政局動盪,以及由此對陳家、對自己所帶來的影響等等。 

 不管韓露怎麼想,最後都要無奈的面對一個現實,就是自己身為女兒身,又嫁做人婦。想要過人上人的日子,不能僅僅依靠公主這個身份,根本的還是要把自己的生意做好、做大、做強,否則三哥、四哥怎麼會眼巴巴的跟自己合作? 

 不管韓夏青有什麼目的,蘇聖平已經決定和任興志、關錦圖、武路風完善那個宣傳員、播種員的計劃後就啟程南下。從第二天開始,他就和任興志等人就關在屋子裡,著手製定夥計招募、培訓、教育等等各個環節的工作計劃。 

 這些計劃裡面吸收了物流行和民團的工作經驗,結合身在吳朝這個最大的現實,總體上就是今後在湖北各府縣招募的所有夥計,都要集中在武漢基地進行培訓,然後再派往各地。第一年先在湖北推行,如果可行的話,後年再在其他府縣推行。此外,對於發展哪些夥計、如何培養、怎麼保密等等,眾人都商議了一個方案。 

 吳桐和天南商社的管事談判也基本完成,只剩下兩方簽訂協議就可以。這個世界雖然沒有專門的商業法律,但卻有許多約定俗成的規則。這一點,尤其是在泉州、廣州這種海商事比較發達的地方表現的很充分。 

 值得慶幸的是天南商社正是根植於廣東,因此雙方都十分注重即將簽訂的協議,也都相信在沒有強力干涉的情況下,對方會遵守簽訂的協議。 

 在蘇聖平看來,雙方這種認識已經是一種難得的契約精神。當初他在泉州的時候,最為感興趣的就是商人之間十分注重契約的這種習慣。 

 按照他當初學過的法學理論,契約精神是西方文明社會的主流精神,在民主法治的形成過程中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契約精神促進了商品交易的發展,為法治創造了經濟基礎,同時也為市民社會提供了良好的秩序;另一方面根據私人契約精神,上升至公法領域在控制公權力,實現人權方面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