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家老三 作品

第168章 鐵錘抗命

 氣呼呼的回到衙門,晚飯都沒吃,又召集一些手下和衙門屬官商議怎麼防備府城。眾人七嘴八舌,有說請各家護衛一起上牆協防,有說未慮勝要先慮敗,要準備好後路等等。好在一個叫郭炳生的老文吏給他提了一個在他看來還算可行的建議:“徵調崇武民團來府城。” 

 提出這個建議的人叫郭炳生,此人是防禦使衙門的老人,對泉州地面上的事情知道的多,給童益民提供了很多隱秘的信息,也提了一些建議,這才讓童益民很快就熟悉了泉州官場,並在泉州站穩腳跟,現在是防禦使府中比較受重用的幕僚之一。這一次他提出徵調民團來府城,童益民認為可行,雖然沒有看過民團,但是作為能戰勝海盜的一支部隊,顯然和本地老爺兵不同,也是被那民團的名稱所惑,這一著急才沒想起這一出。 

 郭炳生的建議沒有嚴年那麼麻煩,出身軍隊的童益民才不會以私人關係下令,況且他跟蘇聖平也沒什麼私人關係,充其量就是收到禮後,支持了一些軍械。但民團作為武裝力量,名義上還要歸防禦使衙門領導,自己以防禦使衙門的名義命令,那就是軍令。 

 沒錯,郭炳生和嚴年一樣,同樣是辛海民早年間就給辛家培養的關係,早在王防禦使時代就進入衙門,這些年也安安穩穩待在衙門。他收到了辛家寄來的信,同樣經歷過一番心裡掙扎,搞不懂辛家要幹嘛,不過還是可以認定這個建議對自己有利無害,所以這才毫不顧忌的向恩主提出建議。 

 嚴年和郭炳生前後腳離開府城,他們行進的速度自然無法和民團隊員相比,走了幾十里路後就停下來休息,等到他們再次出發的時候,民團也從山莊出發,倒是先和嚴年碰上了。 

 剛看見民團的時候,嚴年還沒反應過來,搞不懂這個時候民團怎麼就出現在府城外約三十里的地方。待問清楚民團的目的地是府城後,嚴年心中既喜又憂。喜的是民團竟然主動參與抗擊海盜,府城就多了一份保險,說不定陸勇能夠逃過一劫,自己剛剛取得他的信任,只要他能繼續在泉州做知府,自己才更有前途。憂的是萬一抗擊海盜不利,那豈不是無法將責任推給民團?此時也不能做他想,調頭跟著民團加快速度往府城趕,沒走出多遠就遇到了郭炳生。 

 午後,府城的城牆已經在望,鐵錘剛剛接到信息部傳來的消息,海盜快到府城了。嚴郭兩人還以為民團會直接進到府城,沒想到民團卻在復興工業園那邊轉了個彎,不進府城而是直接往工業園那邊去了。 

 嚴年和郭炳生立即攔下鐵錘,問:“林統領,你這是要往哪邊去?” 

 鐵錘看了兩人一眼,道:“機密,無可奉告。” 

 嚴年和郭炳生對視一眼,兩人此前只是認識而已,這次奉命來徵調民團,明著是為了自己的上官,暗地裡是為了辛家不知目的的謀劃。但兩人都是聰明人,雖然不知道辛家真正的目的是什麼,但從信中強調的要讓衙門出示正式公文徵調民團就可以看出端倪,問題的關鍵在正式公文上面。原本民團已經過來,公文無甚用處,這個時候鐵錘竟然抗命,兩人雖然不知道對方的底細,也沒有事先溝通,但目的是一樣的,這個時候都拿出了各自衙門的公文,嚴年道:“林統領,我這裡有知府衙門的正式公文,命令崇武民團進城協助防禦使防守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