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家老三 作品

第141章 遭遇天災

 無奈之下,蘇聖平只能想了個招,把目光盯上了泉州那些富商,儘管他自己就是富商之一。辦法也簡單,就是鼓動他們捐款賑災。 

 要說這時候的富人對慈善事業還是比較熱衷的,是修橋補路、捐資助學的主力。但是針對這種天災,他們就沒有那麼積極了,原因就是可以趁著這個機會兼併土地。前面說過,風災導致今年的收成會大幅下降,必然會出現不少農民只能賣田買糧度過災荒,還有些租種地主田地的農民不得不賣了原本自有的田地補償需要交給地主的佃租。這對很多富商、地主來說,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機會。這個時候整個富商團體,就會形成一種集體意識,也就沒多少人會出面組織賑災了。官府不僅無法逼迫,甚至有些官府就是富商、大地主的幫兇。 

 蘇聖平無意對整個富商、地主團體宣戰,但是現在對他來說是關鍵時刻。必須維護崇武一地的穩定和百姓的生計,因為崇武民團的大量隊員家中受災,如何幫助他們的家庭度過災荒是擺在他面前的一個實際問題。當然他也可以提前發餉銀,但是很多人家中人口不少,餉銀雖是很好的補給,但始終還是要靠他們自己,何況全縣還有那麼多農家。 

 蘇聖平急匆匆回到府城,將自己的想法告知了陸勇和羅炳南,兩位上官聽了他的計劃後。羅炳南不置可否,只要蘇聖平不搞出亂子,能有辦法緩解一下他這個通判的財政壓力,當然是最好。陸勇則十分贊成,他剛一到任就遇到這樣的災害,原先就沒什麼救災的策略,泉州那些富商一時半會也不買他的賬,正當心會鬧出亂子,被朝廷責怪他救災不力,攻擊他以及他身後的黨派和皇帝的政策。現在有蘇聖平這個急先鋒想轍幫他籌措救災錢款,當然十分贊同。不過他心裡也沒底,不知道蘇聖平的辦法能不能行得通。也都同意蘇聖平提出的事後籌措款項的平均分配、商人派人監督款項使用等辦法。 

 得到知府衙門許可後,蘇聖平馬不停蹄的來到泉州書院,拜訪院長林翰增,希望書院能夠為自己的“賑災義演”提供幫助。他就是想仿泉州書院的中秋詩會,邀請富商觀看一齣戲,到時鼓動富商捐款。林翰增很是支持蘇聖平的想法,為他的“賑災義演”大開方便之門,並且承擔了舞臺的搭建,這對泉州書院來說本是駕輕就熟的事情。敲定了書院的事情後,蘇聖平立即趕往溪頭。 

 杜晴兒和梁青青見到夤夜來訪的蘇聖平驚喜不已,顧不上一敘,蘇聖平就把來意跟她們說明。杜晴兒和梁青青兩人在這裡已經住了快一年,在蟲子的幫助下也招收二三十個十來歲的少男少女,整日裡調教這些人。聽說是做這麼有意義的事情,兩位曲藝大家當然對他言聽計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