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家老三 作品

第101章 擦身而過

 蘇聖平道:“於大匠現如今正在泉州,主持船舶研究所,相信不日就會有所成就。老先生不妨寫信給於大匠,問問他那邊的情況。” 

 唐城父子相視一眼,道:“原來如此,我說怎麼見不到他,沒想到竟是去了泉州。老朽會寫信問候他的。” 

 蘇聖平道:“晚生再給老先生透露一個消息,不日泉州那邊將會有大量的新酒上市,最遲到年底,還會有一種白糖上市,這是我們那邊眾多工匠合力做出的。屆時請老先生一定品鑑一下。” 

 唐城父子當然答應,接下來三人聊了聊有關造城的一些知識,唐城最喜歡的話題不過如此,各項技術娓娓道來。蘇聖平的知識領先千年,對唐城講到的有些知識雖然之前並不知道,但是一點即通,還能順帶說出自己獨特的見解,讓唐城大感意外,心裡不免有點相信蘇聖平此前說的話。 

 唐本務本來就已經盡得父親真傳,如今見蘇聖平一個正經的書院學子竟然對營造之事如此瞭解,很多見解還頗有點睛之用,甚至有些困擾自己的難題也都迎刃而解,不免心中大喜,強留蘇聖平吃過晚飯,方才放他離開。更是留下蘇聖平的住址,以待日後上門討教。 

 唐城沒有立即答應去泉州,蘇聖平並不洩氣,一回生二回熟,多見幾次,再讓他自己去了解詳情,終會讓他知道自己的誠心,何況自己開出的著書立說、開堂授課的條件,是他完全拒絕不了的,只是如今還懷疑自己的實力而已。 

 就在蘇聖平拜訪唐家的時候,黃文獻正為國試閱卷的事情著急。如果是往年間能看到這樣的試卷排序,黃文獻做夢都要笑醒。以他對江淮一地應試學子的瞭解,此時擺在他面前的試卷中,他能找出六十餘份,再加上不敢確定的,怕是總數還要更多。 

 但讓他難受的是,此前沈伯群讓人傳話,不願看到的局面都出現了。張永的試卷如今就擺在第一位,江淮之地那麼多學子通過國試。黃文獻敢肯定,江淮學子的事情肯定是周頤林和薛世明有意為之,不過卻好好解決,自己總能找到藉口篩選掉一些,只要不是太突出,相信別人也無話可說。 

 張永的事情就比較難辦了。確實如他所說,經史實錄第三題,所有學子中只有他做出來,其他另有三人算是對了一半。問題的關鍵是這小子詩詞曲賦都好,兩賦兩詞作的花團錦簇,皇上看了肯定歡喜。此次策論最好的倒不是他,關鍵是那人的賦和詞比較一般,否則倒可以和張永比拼一下。可張永作策論也可圈可點,因此不把他放在第一名的位置,自己根本沒有理由說服兩位副主考和眾位翰林,因為理論上講這時候還糊著名字,是不該區別對待的,除非自己承認知道考生是誰,或者乾脆承認漏題了。其次,冤枉的地方就在於自己知道根本沒有漏題。自己如果硬生生把他的名次往後挪,不僅排序與試卷實際不符合,顯得自己做賊心虛不說,最終肯定要鬧到皇上那裡,屆時又解釋不清,反倒不如干脆把他放在第一的位置顯得光明磊落,反正自己確實沒有漏題,張永也確實有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