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羅小飛 作品

第70章 兩方來人

 白起指出了五個問題:首先邯鄲位於趙國復地又是堅城,其次韓魏援兵一日可達邯鄲,第三諸侯因懼怕秦國而會聯合救趙,第四如今秦國傷亡太大急需休養生息,第五邯鄲與秦國相距太遠(長平戰場位於山西高平市,臨近秦國),遠征作戰危險太大。一旦趙國與諸侯內外夾擊,必然能擊敗秦軍,因此當前不能攻打趙國。

 作為當時頂尖軍事家,白起清楚地知道滅趙的難處,所以婉拒了秦昭襄王,隨後秦王改用王齕為將繼續攻打邯鄲,但還是沒有攻下,最終信陵君竊符救趙,韓趙魏楚聯軍擊敗王齕,秦軍遭遇一場慘敗,驗證了白起的判斷。

 既然白起深知當時不可能滅趙,那麼長平之戰後第二年、第三年發動的攻趙戰爭,就不可能是白起的意願,而是秦昭襄王的意思!也就是說,長平之戰後白起不想打,是秦昭襄王想要滅趙。其中,作為丞相的范雎,不可能不知道白起與秦昭襄王的各自觀點。

 史記虛構了蘇代遊說之語?

 本文開頭蘇代遊說范雎的核心思想,是白起功勞太大,如今不能再讓他立下滅趙之功,否則地位必將超越范雎,因而蘇代建議韓趙割地議和,即“故不如因而割之,無以為武安君功也”。對此,秦昭襄王點頭認可。白起得知范雎破壞滅趙的消息後,自有想法,從此與范雎互有惡感。

 白起指出滅趙的難點,認為當時不可能滅趙。蘇代卻說白起想立滅趙之功,范雎還相信了蘇代的話,於是向秦昭襄王讒言破壞白起滅趙大計,由此導致范雎與白起產生矛盾。前後對比之下,豈不矛盾?難道白起表裡不一,前面想要立下滅趙之功,後面又不想了?以史記記載來看,這一段記載其實自相矛盾。

 《秦本紀》記載:“秦昭襄王四十八年十月,韓獻垣雍。秦軍分為三軍。武安君歸。王齕將伐趙皮牢,拔之。”十月份,韓國先割讓了垣雍。隨後,秦軍分三路攻打趙國。當月,白起回到秦國。既然白起早已回到秦國,並未參與接下來的戰爭,也就不存在立下滅趙之功的問題了,蘇代遊說范雎時說的話,豈不怪哉!

 《白起王翦列傳》記載:范雎勸說秦昭襄王答應議和,“王聽之,割韓垣雍、趙六城以和。正月,皆罷兵。武安君聞之,由是與應侯有隙。”但《秦本紀》中說,韓國在十月已經割讓了垣雍,而這裡卻是范雎勸說秦王“秦兵勞,請許韓、趙之割得以和,且休士卒”,第二年正月韓國才割讓垣雍,並且韓趙與秦國成功議和罷兵。可見,范雎勸說秦王的話存疑,極有可能是司馬遷根據實際情況編造而來。

 根據後來白起反對滅趙的態度來說,他應當是十月回國,沒有參與“四十八年十月的伐趙之戰”。從第二年正月議和成功來推算,蘇代遊說范雎的時間應在12月左右。因此,蘇代遊說范雎的行為應該存在,但他所說的話中必然屬於虛構,至少涉及白起的部分屬於虛構,由此范雎與白起因為這件事產生的矛盾也就是無稽之談了。

 可見,白起與范雎或有矛盾,但矛盾的源頭,必然不是范雎阻止了白起滅趙。至於司馬遷為何這麼寫兩人的矛盾來源,應該是為白起之死做鋪墊,並勾勒出了一個陰險狡詐、充滿權欲的范雎形象。

 但從當時情況來看,秦昭襄王想要滅趙,白起認為滅趙時機不成熟,兩人為此發生了衝突,秦昭襄王認為白起持功要挾君王,才是白起之死的主要原因。司馬遷在記載這一段歷史時,或為君王諱,或是厭惡范雎,於是將白起之死的主因暗示為范雎的陰謀。

 當然,司馬遷撰寫史記時,查閱了很多資料,走訪了很多地方,採訪了很多人士,因此其中一些錯誤未必是他虛構的,而可能是誤信了他人傳言。

 可見一些小事情,最容易得罪人。而,此刻的士兵,也是如實彙報道:“主公,孫乾來了。屬下按照您的吩咐。已經把他安排到了。雅間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