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木道人 作品

第217章 草原之殤

 且曹操麾下的夏侯淵、夏侯惇、曹仁都是頂級武將。有他們坐鎮偏關,鮮卑人無論付出多大的努力都無法撼動偏關分毫。 

 連續兩日進攻無果,鮮卑人也知道偏關真的是銅牆鐵壁,正面進攻是無法拿下。鮮卑的進攻遲滯了,但偏關的漢軍卻沒有一點鬆懈。 

 因為曹操收到了曹洪的傳信,的確有大股鮮卑人出現在了中陵,不知道是什麼原因,這股鮮卑人卻遲遲不渡過清水河。曹操現在十分佩服劉俊和郭嘉的分析能力,鮮卑人的行動總是被他們二人算到。 

 曹操給曹洪傳去信息,讓他和呂布隨意發揮,只要能夠擋住鮮卑人就行。曹操不管過程如何,只要鮮卑人無法進入武州。 

 曹洪和呂布收到曹操的命令後,當即選擇了埋伏起來,只要鮮卑人要渡過清水河,他們立刻出擊,來一個半渡擊之。 

 可老奸巨猾的拓跋鄰卻沒有選擇渡過清水河。對於拓跋鄰來說,現在最需要的就是回到東部鮮卑。如今在此停留,無非是給和連一個交代。拓跋鄰已經派出了大量的斥候,打探漢軍是否得知他們的意圖。只要漢軍往這邊趕來,他就有充足的藉口返回東部鮮卑。 

 這也是拓跋鄰不惜暴露行蹤的原因之一。 

 可憐鮮卑單于和連還以為拓跋鄰會按照他的命令行事,沒想到拓跋鄰只是把他當成一個傻瓜。 

 幷州漢軍的戰況十分激烈。 

 而劉俊帶著典韋、張遼為首的匈奴騎兵已經踏上了廣闊的草原。 

 劉俊將郭嘉和黃忠留在雁門關鎮守,主要是為了保證自己有後路。劉俊是膽大包天,也卻並不會拿自己的性命開玩笑。 

 郭嘉和黃忠的配合,絕對可以保證雁門關的安全,隨時接應劉俊。 

 典韋和張遼現在看劉俊如同神人一般。他們之前還覺得劉俊帶上匈奴人是為了減少漢軍騎兵的傷亡,把匈奴人當成炮灰。可真正踏上草原之後,典韋和張遼就發現相對於漢軍騎兵,匈奴騎兵更加適合遠距離攻擊。 

 匈奴人從小就在馬背上長大,長途奔襲對他們來說是家常便飯。且他們在補給上有著自己的一套方法。典韋和張遼居然看到了匈奴人不用燒火就能夠喝到熱乎乎的馬奶酒。 

 匈奴人把裝滿馬奶酒的皮袋綁在馬腿之間,通過摩擦產生的熱量來加熱。而且匈奴人吃飯也非常的簡單,隨身帶著一袋子肉乾,哪怕是在奔馳之中也可以吃飽肚子。 

 對此,典韋和張遼簡直是開了眼。怪不得在高祖時期,匈奴能夠壓著大漢打。有如此便利的方法,匈奴人真的是來去如風。 

 劉俊自然是知道匈奴人有這樣的辦法,所以他要給典韋、張遼多學習一些東西。當然了,劉俊更重要的目的就是避免漢軍騎兵的死傷。大漢培養一個騎兵,所需的錢糧,可以比得上二十個步兵了。在大漢軍隊之中,騎兵都是精銳且金貴的。 

 拿大漢騎兵來冒險,劉俊覺得這買賣不划算。而匈奴騎兵卻是不用花一分錢就徵用來的,他用起來自然是放心的。 

 “回稟大將軍!前方三里有一個小部落,約莫數百人!”已經成為劉俊專屬狗腿子的噶路查帶著自己的發現來到了劉俊的面前。 

 劉俊攤開地圖,看了看鮮卑王庭的位置,然後對噶路查問道:“距離鮮卑王庭還有多遠?” 

 噶路查馬上回答道:“差不多還有一百五十里。屬下以為期間肯定遇到大大小小的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