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說風聽 作品

第七十九章 朝三暮四

 狙公賦芧,曰:“朝三而暮四。”眾狙皆怒。曰:“然則朝四而暮三。”眾狙皆悅。名實未虧,而喜怒為用,亦因是也。是以聖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鈞,是之謂兩行。 

 有一個養猴人在給猴子分橡子時,說:“早上分你們三升,晚上分四升。”猴子們一聽都惱了。養猴人便改口說:“那麼就早上四升晚上三升吧。 

 ”猴子們聽了都高興起來。橡子的名稱和數量都沒有改變,只是換了一種喂的方法,猴子的喜怒就不一樣了,這就是順應猴子的心理作用罷了。 

 所以,聖人混同於是是非非,而任憑自然均衡,就是物我並行,各得其所。 

 朝三暮四看起來很蠢,但是因為偏見的原因,所以它確實是成為了人類中的一個‘名實未虧而喜怒未用’怪現象。 

 而之所以會出現這個原因不只是因為人的偏見,因為人的偏見也是因為後天這個侷限的三維世界所形成的。 

 因為每個人剛生下來的時候都是順應未始有無的,是遵循天道的,是因為後天的環境演變為人道的。 

 我們在侷限的世界中是看不起浩瀚無垠宇宙的真相的,因為對宇宙的偏見所以不知道宇宙的‘栗子’一共就七顆,所以會犯朝三暮四的錯誤。 

 因為天之道猶張弓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 

 靚仔:水滿則溢,月滿則虧是吧。 

 “差不多,因此很多人一遇到挫折,隨之而來的就只有抱怨,可是如果隨著年齡的增加以及智慧的增加,自然就會明白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偏見就會減弱” 

 靚仔:喔這就是人越老越有智慧的意思吧。 

 “不然為什麼人們常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靚仔:不對,你就是不想摒棄偏見,把消除分別心的事推給未來的自己。 

 “……” 

 好傢伙,這都讓你猜到了,都給你懂完了。 

 沒錯,說到並不能做到,偏見哪是這麼容易就消滅的。 

 就算是道那也是建議使用水磨功夫修煉而成的,而且修煉道的過程是很痛苦的,因此任一生並不想感受痛苦,他前世都痛苦了一生了。 

 沒道理重活一世有機會享受非要受苦,或許這異界重生就是他前世痛苦一世的補償,畢竟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予惡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蘄生乎” 

 靚仔:喔,你既然能夠對生死沒有偏見,為什麼偏偏執著於外相呢,畢竟生死都能不在乎,那麼還有什麼放不下呢。 

 系統見任一生轉移話題直接把偏見轉移到了對生死的事上了,也沒有辦法,在任一生眼中,系統自然不知道他一個已經死過一次的人,自然對生死看的不是很重。 

 “你管我” 

 靚仔:…… 

 “不偏見並不是沒有認知,而是有認知但不動心,不動心自然有偏見,有分別心就意味著道之所以虧,愛之所以成。 

 有偏見就會有取捨就會有成敗,有成敗,就會有煩惱,煩惱又會形成新的偏見,所以彼是莫得其偶,謂之道樞,樞始得其環中,以應無窮就顯得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