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說風聽 作品

第一百二十五章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欺生殺熟,還有這麼有趣的事情”

 當任一生聽到洛非池的話之後立馬來了興趣,於是兩人立馬坐上了出租車往任遊所發的地址趕去。

 “有趣,那你對此是怎麼理解的”

 “這有什麼好說的,欺生無非就是在所售貨物的質量上,以次充好,以劣當優,以假作真,有時也在價格上欺詐,還有價格和質量雙欺。

 欺生幾乎在任何交易中都會發生,以旅遊景區商業街和遊客購物點居多,反正你是遊客,一錘子買賣,不欺你欺誰。

 至於殺熟則殺在價格,明明沒有折扣,明明狠賺了你的錢,非要說看在熟人面上不賺你的錢。實際上,只要貨比三家就知道自己挨宰了,但是礙於面子也就認了。殺熟並不會在所有交易中發生,最常見的是民間借貸,因為陌生人之間是很難甚至是無法借到錢的,只有熟人才易得手”

 任一生說到這裡停頓了一下然後又看向了洛非池確認了他的反饋之後於是繼續開口。

 “有欺生的地方,所謂的市場仍然停留在自發狀態,遠離成熟。殺熟的時候,規則必然讓位於所謂的人情和麵子,遠離規範。

 欺生與殺熟,兩者主體不同,對象不一,手法各異,但原因一樣,都是社會誠信體系潰敗、契約精神缺失、思想道德滑坡的結果。

 兩者造成的惡果是一樣的,增加了社會交易成本、扭曲了市場信息、消費了社會信用、惡化了人們的預期、毒化了營商環境、抑制了內需擴展。從經濟角度看,是一種嚴重的內耗”

 “這麼說你是非常反感了”

 洛非池聽到這裡後以為任一生表態了,於是進行了確認,但是任一生卻否認了他的說法。

 “我沒有這麼說,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任一生則是很謹慎的沒有直接下判斷,而洛非池則是直接引導他下判斷。

 “欺生是流氓行為。對流氓,最有效的辦法是政府部門加強監管。因此,市場監管部門要強化作為,大力矯正,必要時,地方政府也應強力介入,阻止地方商業信譽和形象惡化。殺熟的人則是殺人不見血的壞胚子。對他們,則要靠規則的制約和法律的規範,阻斷人情鏈條,把情納入法的軌道,形成形式上的陌生人市場”

 洛非池說道這裡還特意看了任一生一眼,表示我都這樣說了,你是不是該表態了。但是任一生卻沒有直接回應而是反問了他一個問題。

 “如果人民都富足了,是否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了”

 任一生問完並沒有等到洛非池的回答,而是繼續闡述自己觀點。

 “誠然誠信是可以在陌生人社會會創造奇蹟;無契約,熟人之間最易被坑。因此,最根本的還是要重建我們的道德體系,重建社會信用,讓誠實信用這種民法上的“帝王原則”,成為我們日常經濟活動中的普遍規則,但是在這個條件下如何應該考慮一下普通人民是否能夠承擔誠信的代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