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小鐵 作品

第141章 至958頁

 不難想象,誰擁有這片土地,誰就等同於扼制了背後這一大片的疆土咽喉。 

 高處鳥瞰這個‘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的天然出海口,只要稍懂得一點地理常識的人都可以看出這是一處極具特殊位置的戰略要地,只不過,這些印象與想象對目前的婭琴來說也不過就是閱後留封、曾識而已;除不去的記憶卻是由此入海西南二十里地處的一座讓全世界女人都不想去的神奇島嶼——蛇島。 

 那是一座名副其實的恐怖之島,島上的居民除了上千種以上的蛇之外便是盤踞在那裡毒性最強的蛇。 

 遊覽過後稍作休整,告慰者們就開始準備購置祭奠用品,這裡的許多商店都是俄人所開,聯邦軍人也是隨處可見,他們熱情與到訪者打著招呼、或行軍禮。 

 難掩悽楚的一群人行走在藍綠掩映去往墓地的羊腸小道上再無興致顧及周邊這天成一體、野花鋪滿地的秀美景像。 

 臨近墓園是齊刷刷一片繁茂的松柏,再往裡走便是那座在白雲襯托下巍峨聳立的英雄墓碑,像一把利劍刺向蒼穹、矗立在藍天白雲之下,顯得格外神聖莊嚴。 

 臨到近前,隊伍裡自發沒了所有的交頭接耳,大家默默地聽從指揮,秩序井然地順著甬道兩側安靜地在一千六百餘座造型各異的墓碑中仔細尋找著親人靈位。在這座陵園裡一共埋葬著自一九三八年以來不同時期為解放東北而犧牲的蘇軍英靈及其駐守旅順期間病故的官兵及家屬。 

 婭琴和少有的幾位在一個由二百零二座墓碑組成的巨大方型墓群中相繼停住了腳步,沉睡在這個方陣下的主人全都是來自蘇聯空軍部隊的寶貴飛行員。 

 空曠的園林上空何時盪出了一隻蒼鷺的哀鳴也無人在意,婭琴少見的表情卻讓尋園的護工對她幾度回首。 

 她對號找到了想見又害怕見到的墓穴,輕而緩慢地摸著花崗岩碑上的紅色五角星,隨著身體的下蹲,手指也順著兒子的代用名上滑落。她取出紙袋裡的麵包,又往上面撒了些碎鹽,把它放在墓基上就重新站起身來合上雙掌開始了傾訴式的訣別,其中不乏懺悔與自責:‘你哥哥最愛吃的是荷包蛋,而你喜歡吃什麼我都記不起來了,讓我忘不了的就是他經常欺負你’……直至三聲短促的哨音響起,她才帶著彷徨之狀與眾人一起匯聚到了墓地中央的紀念塔下莊嚴肅穆地聆聽中方人員感慨激昂的追悼。 

 這天傍晚,她鮮為人知的在旅店裡聽到了一位因傷退伍下來的女服務員對蘇聯飛行員生活的另一種描述:“我是在五零年的冬季報名參加志願軍的,一到部隊就覺得好生奇怪,入伍的這支部隊有二百多號人,老的老,小的小,有做飯的、洗衣的,還有理髮的。後來我才知道,我們這些人就是專門為服務你們的飛行員而來。我的任務就是幹雜活,比如擦皮鞋什麼的,之後又把我分配到了空勤排,當了一名炊事員,那些老師傅們都是從大連飯店招來的,會做俄國飯菜。那時候,沿鴨綠江一線都是身穿中國軍裝的蘇聯高炮部隊,美國人每隔十天八天的就會來這裡轟炸機場,那時的生活別提有多刺激啦。”婭琴緊了一下眉頭,問出了她心中的疑問:“對照編號,我兒子的碑文上刻的並不是他的名字,這是搞錯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