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秋隕S 作品

第三百八十六章儒道爭雄,法家遭殃

所以說,如果一種意識形態被取代,那它一定是落後於版本了。

這個道理,放在西漢初年,也一樣適用。

在經歷了秦末大亂之後,漢初民生凋敝,百廢待興。

統治者便以道家衍生出的黃老無為思想,作為治國方針,歷經文景兩代,國力漸豐。

然後,大漢王朝的百姓們,就迎來了一個活爹——漢武帝劉徹!

倒不是說黃老思想不好,只是有一個問題需要想清楚。

攢家底是為了幹什麼?

若放在普通人家,自然是為了活得更好,活得更有尊嚴。

放在國家層面也是一樣,漢武帝本就是銳意進取的性子,見府庫中有堆積如山的糧食錢財,難免把目光看向了北方。

就tm你叫匈奴是吧,給爺死!

為了打動戰爭,胖揍匈奴,武帝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這其中就包括了意識形態的變更。

道家思想適合休養生息,卻並不適合開拓進取。

於是,能輔助中央集權,加強皇帝合法地位的儒家,就此粉墨登場!

董仲舒把孔子的儒家學說調教了一遍,以君權天授為賣點,直接端到了漢武帝面前。

武帝大喜,當場奉為圭臬!

儒家得勢之後,便把道家逐出了廟堂。

當然,也僅限於此了。

畢竟道家講究的是無為,而且之前得勢的時候,可沒有對你儒家趕盡殺絕。

但其他派的學說嘛……

不好意思,我儒家不是針對誰,我是說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

特別是有一家的學說,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

這一派,便是法家!

一者,先前秦朝暴政,就是你們這群法家人搞出來的。

二者,我們儒家的仁義君子,最看不起你們這些愚民、虐民的貨色。

兩大罪狀數落完之後,儒家便對法家痛下殺手,典籍被焚燬,官員被流放,可謂是一點情面也沒留。

而李儒的先祖,便在被流放之列。

當然,這並不能說是儒家的錯。

畢竟萬事萬物,都得受限於當時的時代。

先秦時期的法家,雖然講究以法治國。但他們口中的法,卻是嚴苛峻法,以限制百姓的身體思想為主,和後世法治有著天壤之別。

所以儒家說法家欺民虐民,也是有道理的。

只是李儒卻不會管這些,他只覺得自己先祖受了委屈,是這天下儒生,關東世家虧欠於他。

那麼最好的做法,便是推翻它們!

所以本質上來說,他在乎的只有兩件事。

一者,重現法學榮光。

二者,向關東儒門世家復仇。

至於董卓,不過是他實現抱負的工具人而已。

聽完賈詡的講述,張恆不由得苦笑搖頭。

怪不得這傢伙行事風格如此極端,原來還是個苦大仇深的貨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