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逆流 作品

第219章 下水儀式

 時光荏苒,斗轉星移,不知不覺又快過去一年。 

 大明曆531年11月22日,松江造船廠,紅旗招展,鑼鼓喧天,船廠艦船港區安保嚴密,隨處可見白皮靴身著大紅飛魚袍頭戴傳統寬簷盔的錦衣衛和黑皮靴一身深藍色制服白頭盔紅袖標的海兵憲兵,在各自長官的帶領下,於港區中穿梭巡邏。 

 大明第29代皇帝治武帝在結束531年度海兵操演後,臨時決定參加第一艘裝甲巡洋艦下水典禮。 

 看著被彩旗圍了一圈,僅有指揮艦橋結構的光禿禿船體,已經日漸寒冷的觀禮臺邊上,松江造船廠的章立海廠長陪著朱先釺站著,光光的腦袋上不停的冒著熱氣,估計此時章廠長早就汗流浹背了,一方面是第一次面見陛下,加上一層一層面見陛下所需的檢查了,是個人都會緊張;另一方面大明此時的艦艇下水,與各國並不相同,大明艦艇建造,先是在幹船塢內鋪設龍骨,而後是肋骨結構和內部水密艙,舵葉、傳動軸和螺旋槳,接著是上層建築,最後是艦體外殼和裝甲,現在的焊接工藝還遠遠不能滿足軍用戰艦的作戰性能要求,因此,外殼上的所有裝甲版都是鉚接工藝。 

 至於火炮,主機鍋爐,光學測距儀、火控、通信等艦載設備,按照以前的做派,都是由艦載器材司採購,在下水後進行舾裝,舾裝過程中,海兵都督府會成立接艦委員會,並抽調按照編制的足額海兵,配合開展舾裝工作,一個是讓海兵儘早適應新艦情況,另一個也是考慮將來戰艦作戰中難免受損,參與舾裝,剛好也是個熟悉維修的過程。 

 因此,下水之前,可不就是光禿禿的船體麼,預定安裝雙聯裝火炮的地方,現在還是四個直徑8.3米的圓型大窟窿,預定安裝主機的地方是一個巨大的長方形缺口,艦橋上面,也就前後兩根三足式的光禿禿桅杆,艦上的連欄杆扶手什麼都是臨時搭建的。 

 朱先釺搖了搖頭,看著對建造裝甲巡洋艦盡心盡力,甚至搭上整個廠子將來幾年收益的章廠長,低聲說道:“到是聽我介紹即可,沒有問題”。 

 上午十時,在鑼鼓聲中,治武帝準時抵達戰艦觀禮臺,大本營軍需總監朱時烽作為萬年陪同,與海兵左都督蔡英傑一先一後陪著皇帝,與幕僚本部、後勤裝備部、中央艦隊的一眾高官,親臨下水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