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逆流 作品

第134章 月尾島之戰

 從火炮發射,到重新完成射擊準備,用時兩分半鐘,中尉炮長伍成勳掐著懷錶,在秒針跳動半周之後,猛地下令“開火”。 

 火炮周邊,現在只有一名海兵在側面背對著炮尾,聽令後用力一拉激發拉繩,兩個絲綢包裹的10公斤發射藥,被撞針猛烈撞擊後,千分之一秒內劇烈燃燒,而後膨脹成熾熱的氣體,膛壓達到380萬焦耳,106.3公斤重的炮彈在氣體推動下,順著炮膛內48道膛線,在不到一秒鐘時間內,從靜止狀態被旋轉加速到680米每秒的出膛速度,而後帶著350萬焦耳,沿著設定好的角度呼嘯而出,伴隨著炮口噴湧出的橘黃色火焰,整個炮陣地在轟鳴聲中抖動,5.2米長、4.34噸重的炮管伴隨著炮口動能的反作用力,猛的向後回縮了近半米,然後在液壓管的回推下,緩慢的恢復到初始狀態。 

 106.3公斤重的炮彈用了不到6秒時間,在空氣阻力和地心引力共同作用下,越過軌跡最高點後彈頭開始快速向下,又飛行了4秒左右,速度降到620米每秒,順著預設的軌跡,帶著彈體和空氣摩擦的隆隆聲,用著不到10度的相對角度,一頭扎到北虜靖海號鐵甲艦左舷舯上部的鐵甲上,被空氣摩擦已然變紅的彈頭撞擊到鐵甲上,撞擊處203毫米厚、2.3米寬、5米多長的鐵甲吸收了300萬焦耳的動能,如果轉化為電能則接近三分之二度電,甚至可以讓50瓦的燈泡連續點亮800分鐘。 

 按照能量守恆定理,此時的撞擊相當於在不到百分之一秒時間內,將620米每秒高速飛行的穿甲彈瞬間停下來,並將攜帶的動能傳遞到接觸的鐵甲上,按照現今裝甲分類,仍然使用第一代熟鐵裝甲技術的北虜鎮海號鐵甲艦整個艦體一層,被命中部位的裝甲受力後發出刺耳的金屬疲勞聲,而後接觸點的裝甲向內收縮,達到收縮極限後,整個裝甲板外層就像一塊立起來的玻璃被錘擊後瞬間破裂,裝甲表面崩裂,碳化的表面層碎片橫飛,帶走了一小部分動能,殘餘的動能仍然向內作用,緊接著中間層的熟鐵被炮彈鑽出一個大洞,200毫米炮彈的動能終於耗盡,卡在龜裂的裝甲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