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q 作品

第289章 甌雞

 飯後,史豔秋提議一同去院子後的竹林散步。我們漫步在綠意盎然的竹林間,陽光透過竹葉灑下斑駁的光影。微風拂過,竹葉沙沙作響,彷彿在低語。

 我們談笑著,享受著這份寧靜與愜意。突然,一陣清脆的鳥鳴聲傳來,我們抬頭望去,只見一隻美麗的黃金小鳥在枝頭歡快地歌唱。從那次採松茸回來,我就上網查過,黃金小鳥叫金黃雀鳥。

 我們被這突如其來的歌聲吸引,靜靜地站在竹林中聆聽。金黃雀鳥的歌聲清脆悅耳,彷彿在為我們的相聚歡唱。史豔秋輕輕笑道:“看來這隻小鳥也知道我們今天的喜悅,特地來為我們助興呢。”我們相視而笑,心中充滿了溫暖與感動。

 隨著時光的流逝,我們與金黃雀鳥一同度過了一個愉快的下午。夕陽西下,我們依依不捨地告別竹林,帶著滿心的歡喜和收穫回到了家中。那天的相聚,那頓美味的午餐,以及那隻金黃的雀鳥,都成為了我們心中難以忘懷的美好回憶。

 衛維恩一聽我要上山抓雞,就曉得我的“職業病”又犯了,吃到別人做的不錯的美食,我必須得自己複製出來。

 現成的陶土罐,將宰殺好的兩年多的老母雞,把雞身體裡面的血水完全地焯出來,之後再清洗乾淨。

 在瓦罐中加入溫熱水,放入配料黃芪、沙參、當歸、黑豆、白芷、丁香、枸杞、大棗、生薑、八角、桂皮、鹽,將雞整隻放入,蓋上蓋子,再用泥巴將罐口封住,燜煮八個小時,再燜燉兩小時,正好一晚上。

 聽史豔秋說這吃甌雞習俗的由來:每年在農曆八月初一吃甌雞是山東平陰縣當地的一種習俗,頭天晚上把雞洗乾淨放在罐子封好燜,還可以放上枸杞、沙參等配料。

 到八月初一的清晨,趁太陽還沒出來之前全部吃盡。不過,吃雞的必須是家裡的女主人,女子還要不聲不響地倒坐在自家門檻上。

 舊時農村主婦上有公婆要孝敬,下有孩子要撫養,有好東西還要悄悄給男人留下,唯獨苦了自己。但八月初一這天卻可以獨享一隻雞,多少體現了丈夫對妻子的一點愛護,儘管只有一天,也昭示了女人在家中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