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戶陳公 作品

第51章 北邙山起烽煙

 “末將遵命!”楊定和顧愷之一起躬身施禮道。 

 眾文武散去後,陳望回到座榻中,批覆日常公文,不覺已是下午時分。 

 一名驍騎營軍兵雙手捧著一個長匣走上中堂,稟報道:“平北將軍,建康有使送信來。” 

 陳望從摞得如小山高的公文中抬起了頭,一看那個長匣,便知是宮中御用之物,心道,這是司馬曜來的詔書嗎? 

 於是接過來,打開一看,原來是太后老媽的來信。 

 只見黃色絹布上面是自己熟悉,並百看不厭,賞心悅目的小行草。 

 這得益於她的父親大名士褚裒和她老公“書法皇帝” 司馬嶽的耳濡目染,言傳身教。 

 望兒: 

 你的來信我已收到,聞你收復洛陽,我心甚慰。 

 聽聞北方乃多事之秋,各地兵荒馬亂,在外征戰要多加小心,尤以自身安全為重,切不可以身犯險。 

 你遠在洛陽,無法照顧妻兒,不如讓她們來建康小住些時日,正好我也見見。 

 陳望看完信,不禁重重地拍了自己的腦門一下。 

 我勒個去,自二月底西征以來,不知不覺已經兩個多月了,竟然過得如此之快。 

 本來就想元日節後讓三位夫人回建康,帶著孩兒們,去拜見太后老媽的。 

 真是不孝,孩兒們出生後,還有呼延珊母子來到譙郡,都沒有回過建康拜見太后老媽。 

 馬上去,刻不容緩! 

 連賀蔚和拓跋珪也一起回建康,省得我整天惦記著譙郡。 

 自打自己府裡遇襲,陳望心中總是忐忑不安。 

 家人們都走了,自己也好安心在北方大展拳腳。 

 想到這裡,他提筆給太后老媽回了信,腦海中不斷浮現出她那慈祥愛憐的眼神,不禁悲從心來。 

 太后: 

 臣為國事,不敢言及鞍馬勞頓,但繁雜事務多如牛毛,令臣應接不暇。 

 臣已去信譙郡,令諸婦攜子女即刻返回建康,代臣拜俯乞罪,望太后饒恕臣食言之罪。 

 惟盼太后海量能恕臣之不敬,切莫為臣心生怒氣,而有損鳳體。 

 臣對太后思念之情,猶如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日夜不休,蒼天可鑑! 

 一旦中原稍加穩定,臣定當一騎快馬趕回建康,跪伏於闕下,任太后責罰。 

 臣陳望 戰戰慄慄 頓首再三 

 太元九年.四月三十 

 寫罷,又給謝道韞寫了信,講到太后思念孩兒們,見信即日起收拾行囊,次日全家包括賀蔚、拓跋珪皆回建康。 

 寫好後,交由驍騎營軍兵發出。 

 放下筆,仰靠在座榻靠背上,不禁眼淚撲簌簌奪眶而出。 

 信中只能對太后老媽講忠,而不敢寫出一個孝字來。 

 此生只能以一個臣子的身份來面對太后老媽,不敢喊一聲孃親。 

 不知過了多久,忽聽得堂兄有急促重重的腳步聲響起。 

 趕忙擦拭了腮上的淚水,低頭看去,只見一名驍騎營親兵飛奔進來,邊跑邊喊道:“平北將軍,大事不好,北邙山幾處山頂有烽煙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