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個名很難啊 作品

第359章 李嫂

 作為大學生,進廠後沒有在生產一線,而是在廠辦,做一些資料管理方面的工作。 

 事情輕鬆,有大把時間。 

 她可以每天晚上騎著自行車,跨過平坦寬闊的柏油馬路,去廠裡的電影院看電影; 

 每個週末,會去廠裡的圖書館看書; 

 每半個月,還會約上幾個朋友去豫州郊外的原野踏青。 

 偶爾也會去廠裡的舞廳,伴隨disco音樂,踩著快樂無憂的節奏。 

 在廠裡的第二年,她認識了後來的老公,然後戀愛、結婚、生子。 

 她從來沒有想過這種平靜、快樂、有序的生活會戛然而止。 

 她認為通過自己的努力和不斷學習,一定可以走上更高的管理崗位。 

 然而,在孩子滿週歲這一年,也就是她進廠的第4年,她和她老公下崗了。 

 她清楚記得,接到通知書那一刻,腦子一片空白。 

 天空依舊湛藍、樹葉依然碧綠,但是在她眼裡沒有任何顏色。 

 她一直以來所懷揣的驕傲,在通知書到手那一刻如同清晨的露珠徹底蒸發。 

 下崗不是選擇性下崗,而是無差別下崗,包括廠長。 

 憤怒的工人把廠長團團圍住,謾罵、毆打,但無濟於事。 

 警察來了,帶走了一批人,留下了一批人。 

 包括廠長在內的這一批人,都坐在地上嚎啕大哭。 

 哭並沒有用,解決不了問題。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總是帶著冷峻和無情。 

 歷史的道路再正確,也不會惠及所有人。 

 聰敏的人提前警覺、提前跳開,提前爬上火車順應車輪滾滾之勢,追風逐浪。 

 實在的人原地踏步、自怨自艾,最終成為歷史的註腳,化為方向和道路的一部分。 

 李慧芳和她的丈夫沒有哭。 

 沉默兩天後,她們將孩子交給家裡的老人,背上行囊、毅然向北,開啟生命新徵程。 

 李慧芳擺過攤,賣過水果,幹過零售,也進過公司當文員。 

 直到接觸保姆這個雖然辛苦,但是相對高薪的職業,才沉下心來,細細耕耘。 

 這一耕耘就是15年,15年後的今天,她的頭上戴上了金牌保姆的光環。 

 介紹完後,李慧芳總結說: 

 “人啊,總是要向前看,向前走。” 

 “等走過去再回頭看,那些覺得天塌下來的事情其實沒有什麼,扛一扛、挺一挺,就會過去。” 

 李慧芳說完,微微一笑,笑的很自然,笑的很釋然。 

 人性的堅韌在李慧芳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已經成為她身體的一部分,化為一個不朽的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