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個名很難啊 作品

第316章 也是有理想有追求的人

 “自建品牌?你是想在這個行業深耕?我以為你只是想賺點小錢。”常樂問。 

 “對,我很看好這個行業,想在這個行業裡深耕。”黃海波點頭說: 

 “根據有關數據顯示,09年手機配件行業的市場規模是420億元……” 

 “到了去年,也就是2013年,市場規模已經擴大到1500億元。” 

 “短短4年時間,實現了接近4倍的增長。” 

 “預計,今年將達到2000億元,平均每年一倍的增長率。” 

 “這個市場很大,我估計到20年,大概率將突破5000億元……” 

 黃海波說到這裡接著說: 

 “而且,根據去年消費者協會受理投訴情況分析,通訊類產品投訴件高達5.7萬件,佔商品大類投訴件總量的26.98%,高居榜首,是第2名的2倍有餘。” 

 “這間接表明,手機配件市場需求旺盛,機會很多。” 

 “我同意你的觀點。”常樂聽完說: 

 “市場規模確實很大,市場需求的確也很旺盛,畢竟背靠萬億手機市場。” 

 “但是,這個行業入市門檻非常低,很難建立有效的產品壁壘,始終存在低品低價、同質化高的行業特性。” 

 “簡單來說,就是這個市場不會也不可能是深海市場,而是淺海,淺海養不出大魚。” 

 淺海,是指受眾面雖然廣、有較大市場體量,但是缺少技術壁壘,產品無法形成長期化大品牌。 

 深海,擁有更龐大的受眾面,更龐大的市場體量。 

 加上覆雜精密的技術壁壘、足夠的技術深度和創新縱深,能夠有效構建專利護城河,形成品牌和技術壟斷。 

 “大哥,你可太高看我了。”黃海波笑著搖頭: 

 “我現在的目標,首先是能在市場中活下去,至於能不能成為大魚,那是今後的事情。” 

 “實際上,淺海也有淺海的好處,能夠很輕鬆就避開大廠。” 

 “在這個行業,沒有哪一個巨頭能覆蓋所有品類。” 

 “所以,通過品類的經營和拓展,能快速樹立品牌。” 

 “你可能還不知道,去年雙十一,我們廠的鋼化膜一天實現了1500萬的銷售額,還不包括數據線、充電頭、藍牙耳機等其他品類。” 

 “你們一款膜能賣這麼多?”常樂非常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