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個名很難啊 作品

第291章 合資公司?

 相較於金融市場博傻的風險,科研投資的風險,更是高出十倍。 

 妥妥無底洞。 

 金融峰會就是如此,曾熙如常樂所說的那樣,走了個過場,打了一個醬油。 

 她的觀點很正確,但是沒有引起熱議。 

 五月,cherry的協調有了成效。 

 上頭總體意見傳下來:原則同意,但是要穩妥合作,杜絕風險。 

 怎麼個穩妥合作法? 

 又怎麼杜絕風險? 

 這是下一步要研究的事情。 

 上頭為什麼會同意,大概基於兩個方面的考量。 

 一方面,材料本身,作為初代產品已經是過時產品。 

 通過不斷的技術迭代,最新材料性能,肯定有驚人提升。 

 這一點,通過網絡尤其是軍事愛好者論壇中的“忽悠”“謠傳”,可以看出。 

 全新的國產航空發動機已經大批量裝機使用。 

 部分關鍵城市的居民,時常可以聽到空中傳來的轟鳴聲。 

 但是隻聞其聲不見其形。 

 另一方面,是從經濟角度來考慮。 

 今年以來,尤其二季度以來,國內汽車市場競爭日趨白堊化。 

 大打“價格戰”似乎成為一種風潮。 

 迫於樂達汽車市場份額擠佔壓力,幾乎所有合資品牌,不僅是日系,美系,德系、韓系等也跟進全線降價。 

 相較於日系降價採取“猶抱琵琶半遮面”的矜持策略,美系、德系、韓系已經是赤身肉搏。 

 沒有套路化綜合優惠,而是現金優惠。 

 5萬的低配捷達、6萬的polo; 

 8萬的中配德原朗、福克斯; 

 9萬的次頂配速騰、高爾夫; 

 15萬的中配passat、蒙丟丟…… 

 最誇張的當屬賽歐。 

 3.18萬元裸車價,直接把f3砸出了排行榜。 

 這種降價幅度惠及了廣大消費者,也導致銷量排行榜中,除了樂達汽車外,其餘國產自主品牌無一進入前20名。 

 國產自主品牌除樂達汽車外,排位最高不過是第25名,帝豪。 

 樂達汽車的銷量也深受影響。 

 樂行4月銷量臺,環比下降18.7%; 

 樂馳4月銷量臺,環比下降16.74%; 

 樂途跌幅最大,銷量臺,環比跌幅高達26.95%。 

 BBA車型也未能倖免。 

 無論是3系、A4還是C200,又或者是5系、A6和e300,銷量均不足萬臺,均未能進入前30。 

 基於這樣的大形勢、大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