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石立方 作品

十二 歧路莫憑欄 11

 陳封道:“臣不敢隱瞞,昨日所奏,俱是臣心底肺腑之言。” 

 鄭帝嘿嘿冷笑兩聲道:“你心底當真願盧象山領軍出征?” 

 陳封道:“單以戰事論,臣以為盧太尉確是最佳人選。” 

 鄭帝道:“單以戰事論?還能以何事論?” 

 陳封道:“單以戰事論,盧太尉謀劃多年,思慮周詳,於漢中夏侯蹇,於成都蜀國廟堂,皆洞見底悉,臣所不如也。若是盧太尉領兵,可操必勝之券,此事,臣不敢有私心。若臣領兵,臣亦是有勝算的,卻只怕時日要久些,多耗些國家錢糧。倘若以朝局論,為陛下謀,盧太尉不可領兵出征。願陛下遣臣出征,為陛下平定西蜀。” 

 鄭帝道:“哦?為朕謀,如何便不可使盧象山出兵?”陳封道:“昨日陛下也說了,如今朝中只有盧太尉、石都司、李都司三位老將,臣雖忝為都指揮使,實不足以與這三人相提並論。盧太尉雖官高一級,然功績、資歷、威望,三人皆旗鼓相當,並無人可一家獨大。倘若盧太尉滅了蜀國,縱是他對陛下忠心不二,依舊如昔日一般,但以他的功績也可甩開石、李二位都司一截了,那時便無人可制衡盧太尉了。臣如此說,並非是疑心盧太尉有異心,盧太尉對陛下的忠心,朝野盡知,然為盧太尉想,也不可功高過甚。” 

 鄭帝道:“你未說完的話,朕代你說罷。自古以來,若是臣子的威望蓋過了君王,那便是取禍之道,可是如此?可伐蜀勢在必行,若不是盧象山,便是你陳崇恩,你便不怕你陳崇恩擔上這‘功高震主’之名麼?” 

 雖知這並非鄭帝本意,但聽到這四個字,陳封還是心中一震,忙道:“陛下,臣與盧太尉不同,臣資望太淺,功績微薄,縱是立下滅蜀大功,也不過緊隨石、李二位都司而已,尚難與盧太尉並論。昔日徐少保功高,也沒有滅國之功,若是盧太尉立下這場大功勞,只怕便要蓋過徐少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