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石立方 作品

第3章 霧月迷津渡 (1)

 收復淮南失地的捷報三日後的早晨送到了政事堂。政事堂中只有崔言一人,其他人還未到。崔言昨夜當值,只睡了兩個時辰,卯時初剛剛洗漱完畢就有書辦送來各地奏報。一摞奏報大約二十幾份,崔言一手拿著點心,一手隨意翻看,一眼便看到“奏淮南郡應州、宿州收復事札”一行大字,燙著火漆的軍報。崔言趕忙放下點心,取紙刀來挑開火漆,取出信札來。信札很厚,前幾頁大略敘述戰事經過,後面詳述每戰傷亡人數,有功將士名單,並請旨班師期限,駐防文武官員交接等事。崔言合上信札,默謀片刻,心中已有了成算,再看其他奏報,再無大事,便吩咐書辦,核算將士糧餉,傷亡撫卹諸事。 

 辰時初政事堂諸人陸續到了。尚書右丞蔡聳前些時日奉旨欽差關中巡查鹽鐵事,近日才回都交旨,仍回政事堂當值。又有中書舍人蘇淮、許嵩、嚴預都到了,加上崔言共是八人,政事堂現任官員便全部到齊了。這也是極難得之事。 

 崔言待眾人坐定,將淮南軍報呈與方旭道:“相公,這是剛剛送來的軍報,淮南大捷,盡復失地,請相公過目。” 

 方旭接了,一目十行看了一遍,便將奏報遞與袁端,拊掌笑道:“甚好甚好,陳崇恩不負所望,全其功而未貪功,保土安民而罷干戈,此人胸有大略,非目光短淺之輩,前途不可限量。”說罷看著袁端。 

 此時袁端也已看完奏報,正要說話,忽有一書辦進得堂來,見堂內八人正襟危坐,不禁一愣。眾人見他進來便都不說話,那書辦只得稟道:“稟相公,光祿寺少卿請見。” 

 袁端狠狠瞪了那書辦一眼,語聲卻仍平心靜氣:“請他過一個時辰再來,現下我等有要事商議。若再有人來,都到巳時後再見。”那書辦喏喏退出。袁端轉過頭來,臉色平靜如水:“當前最要緊之事,是做好善後,理出條理來。淮南之事辦得好,我等也好全力應對北疆戰事。”說罷目視崔言。 

 按鄭制,中書舍人之職只是預備宰相,為政事堂中職級最低的官員,品級為正五品,職責為處理政事堂中日常瑣事,參贊政事,起草詔書。雖是中書省官員,但鄭國三省合一,又有門下省封駁之權。常設四至六人,目下只有四人。崔言在四名中書舍人中最是勤勉,平日事無鉅細,俱是親力親為,且條理清晰,做事謹慎,因此袁端知道他必已梳理出事情脈絡。 

 果然崔言毫不遲疑,應聲道:“目下最要緊之事,不外乎四點,其一,應州、宿州令、團練使出缺,是從其他州縣調任還是在候補官員中補缺?這幾處官缺極為要緊,若有戰事便為前線,只怕許多人不願赴任,便是願赴任的,若是顢頇昏聵的,不要幾年便將政事搞得一片糜爛。因此遴選官員當慎之又慎。其二,駐防兵馬從何處調撥?是調禁軍還是調廂軍?禁軍分派如今已是捉襟見肘,廂軍戰力不足,若是再起戰事,只怕二州仍是難保。其三,出征將士糧餉,傷亡將士撫卹。這筆開銷我已命書辦算出,共需粟米一千五百石,錢十六萬緡。這錢糧從哪裡開支?其四,有功將士封賞。其餘諸般細枝末節便不足慮,自可水到渠成。” 

 方旭微微點頭,近年戰事頻仍,每一次戰事之後要處理的事都紛繁雜亂,難得的是崔言在諸多瑣事中撿重中之重理出頭緒,其他小事崔言自能處置,也就不必勞心了。 

 見眾人都未說話,崔言又道:“這第一事,只遴選繼任官員即可,團練使必然由調動駐防兵馬之主將擔任。以言之見,二州令須在都中官員中遴選。候補官員沒有為任地方的歷練,這兩處又是要緊所在,恐難勝其任,地方上官員調動來不及,官員離任,接任都要交接,拖延時日太久。因此在諸部寺、翰林院、國子監中選從七品、正八品官員,須肯做民政之事才好,若通兵事最好。言也曾留意過這般人才,現有三、四人有可用之處,相公空閒時可見一見。至於州丞、主簿之職倒可在候補官員中選一些願在邊疆為官者接任,歷練兩年便可升任州、縣令,許多邊疆州縣正缺這等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