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海外見聞

 “殿下,這裡我們小範圍查看了,應該沒有人活動的跡象”。甘寧指著今天的大洋洲說道。 

 劉恢點了點頭,“中原已復,我們接下來要鼓勵這些人移民過去,沒有利益驅使,恐怕很難。” 

 荀彧想了一下,“按照探索,那裡有大量平原,我們可以將土地分發量提高一些,農具給予一定補貼,一定會有大量的人前往。” 

 “院長說得不錯,眼下我們的新型水稻在南方很多地方種植效果極好,可以推廣過去。”顧雍看著地圖緩緩說道 

 這種水稻是攻打佔婆國時發現的,歷史上宋朝從占城引進,被稱為占城稻,產量高,一年兩熟甚至三熟,這也是為何南宋面積不大,卻能養活過億人口的主要原因。 

 劉恢卻顯得有些擔憂。 

 “你們想過沒有一個問題?” 

 “什麼?”在座的人幾乎異口同聲問道。 

 “隨著種植技術改進、種子選育、農具改進等一系列手段,現在單人種植面積更大。 

 以原來遼東為例,糧食已經出現不少剩餘了,不是因為中原戰亂和農業技術落後給我們消耗掉大量糧食的話,我們的糧食倉庫早已不夠了。” 

 國淵笑著說道,“糧食滿倉,這才是國家富庶標誌。” 

 “子尼,你想過沒有?接下來中原人口不多,土地面積卻很大,你說大家都去種糧食,未來的糧食會低到什麼價格?華夏如何有錢能夠收購那麼多糧食?需要知道,糧食有保質期。” 

 劉恢的話猶如靈魂之問,讓大家不知如何是好? 

 荀彧說道,“殿下是打算鼓勵在此地發展工商業?” 

 “文若,任何產業的發展首先是要有人才行。 

 最近初步統計,華夏國的人口約在五千萬出頭。 

 黃巾起義之前,大漢人口六千萬左右,當然,這是加上瞞報人口。 

 十年來,遼東從大漢各地移民一千三百多萬,加上其他國家人口和自身人口增長,才達到三千萬。 

 扣除移民遼東的一千三百萬,中原當有人口四千七百萬萬,而實際人口現在只有兩千萬多點,這樣一來,不到十年,中原人口至少損失超過兩千六百萬,這是讓所有的人都該反思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