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南中

 前漢時期,益州興起的“六百石”豪族之家想,蜀郡七家,巴郡四家,犍為郡四家,廣漢郡四家,漢中郡一家,這些為官者大多出現在武帝之後。 

 從漢武帝到西漢末這一時期,巴蜀豪族開始由普通的單一身份豪族,向集地主、工商、學者等多重身份豪族轉變,豪族步入仕途,既可以讓本宗免於政治政策打擊,又可以藉助政府勢力擴充自家宗族勢力,是一舉多得的有利之舉,同時,也是時代發展的必然。 

 這一時期的豪族正處於過渡階段,東漢時期是豪族發展及轉型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豪族進一步融入到了國家政治權力系統當中,他們和權力關係也變得更為密切。 

 東漢政權建立,是因為王莽的改制影響到了世家豪族的利益以後,在世家豪族的支持下建立的東漢政權,這些豪族也是東漢統治社會的基礎。 

 東漢建立得益於豪族,那麼必定也會給豪族以豐富回報,在經濟上,統治者維護豪族的大土地私有制,政治上通過察舉制、徵辟制、任子制,將豪族拉人到統治階層來。 

 豪族提高自身影響力的途徑就主要是仕宦,最佳途徑就是通曉經術。 

 東漢時期的益州豪族群體構成不同於中原豪族群體,益州豪族構成群少宗室豪族、開國功臣元勳豪族,其主要構成是新出現的社會勢力。 

 這些社會勢力,主要包括民間豪民,工商業者,大土地擁有者,這些社會勢力通過各種途徑進入統治階級,當然,最主要是“通經入仕”,東漢時期,益州豪族在地方上影響力不斷提升,在此基礎上,一些豪族跳出地理區域限制,成為全國都有影響的“天下士”。 

 尤其是漢安帝以後,益州豪族進入中央政府為官的人數有了極大提升。 

 漢順帝時期,因為益州豪族集團的擁立之功,益州豪族政治地位進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