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李儒猜測

 “這錢能兌換多少華元?” 

 “遼東掛牌價格是,赤金1克\u003d40華元,那麼1斤是華元,360斤?那就是360萬華元。” 

 《遼東1斤是250克,相當於今天半斤》 

 董卓笑了笑,“文優算術學得不錯。” 

 “岳父,這是遼東小學幼童的題,我從報紙上學來的。” 

 “哎,讓人去兌換一些華元回來,等到遼東糧食過來,把五銖錢全部用來買糧。 

 同時,把此前那些世家豪族貪官全部抄家,用來購買糧食。” 

 “喏” 

 二人都明白,世家豪族此時虛弱,是到了剪除一些異己得時候了。 

 涼州的韓遂,原本過得挺好的,一方大員,和土皇帝沒多大區別。 

 遼東的報紙他也喜歡,先是玻璃不值錢,讓他心裡鬱悶,他自己並沒購買多少玻璃,氣的是,打仗賺來的錢糧分給了將士,他把玻璃留了下來,他自認為賺了一筆,沒想到這是最不值錢的。 

 接著,五銖錢的問題就被大肆曝光出來,涼州地處偏僻,原本就貧窮,他第一時間居然沒買到糧食,看到糧價不斷上漲,他每天都在咒罵劉恢。 

 他也知道,靠罵一點用都沒有,尤其想到遼東那種碾壓周邊的軍事力量,他就心存畏懼,因為涼州東北面已經出現了遼東軍事力量。 

 今天的報紙,讓他心情好了不少,因為遼東對他們賣糧,雖然限制數量,對於他來說,最不缺的就是人。 

 冀縣《今甘肅天水市甘谷縣》,這裡是涼州治所,韓遂的州牧府就設在這裡。 

 “使君,我們購買多少糧食?” 

 “劉恢既然想當冤大頭,我們就成全他。 

 把所有五銖錢都拿去買糧”。 

 “我們手裡還有27萬貫五銖錢。” 

 梁興的話,讓韓遂有點心痛,放在太平道起事前,這些錢,足夠買500萬石糧食,然而,今天,只能買10萬石,這還是劉恢的“施捨”。 

 “黃金、珠寶呢?” 

 “那就更少了。” 

 “先買糧食保證軍隊,等到秋收就會有所好轉。” 

 “喏” 

 公元140年數據,整個涼州才47.7萬人口,大漢很多郡的人口都比他更多,不過,涼州後來有大量羌族定居下來,此時人口大約70萬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