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苦惱

 今晚的襄平,很多人是因為軍隊大勝在慶祝。 

 唯有劉恢在大街上慢慢走著,典韋幾人在身後跟著。 

 按照遼東的律法,18歲以下是不能飲酒的,劉恢還要四個月才滿18歲,因此,今晚慶功宴他並未飲酒。 

 他想走出來看看,每當心裡鬱悶難受時,他都會走出來。 

 今晚宣佈遼東獨立日那一刻,他心中比任何人都要痛苦。 

 當他看到百姓自由自在的在大街上流動,他心裡好受很多。 

 這是一個沒有電的時代,蠟燭最早發明在公元前三世紀《中國和西方差不多》,最早的原料是蜂蠟和動物油脂,蜂蠟是蜂巢中提取而成的,這個階段叫蜜蠟。 

 這個時期的蜜蠟是蠟塊,使用時加熱融化成液體,再充當油脂點燈,後來逐漸形成了粗短的圓柱體蠟燭,這是因為蜂蠟《蜜蠟》熔點底,易軟化變形,難以製成細長的管柱狀。 

 宋朝開始,使用白蠟來製造蠟燭,白蠟取自蠟蟲的分泌物。 

 而劉恢卻知道,蠟燭想要便宜,兩種原材料是最佳選擇,一是棕櫚油,二是石油。 

 棕櫚油被物理分餾成液體部分油精和硬脂精,油精通常被稱為食用油,而硬脂精被用作固體脂肪,也就是人造奶油製作原料,可以調節硬度,更是蠟燭的上佳原材料,可以再生,燃燒對人幾乎無害。 

 這也是為何劉恢要大力發展棕櫚樹產業的原因之一。 

 石油可以通過溶劑脫蠟或蠟餾分經冷榨得到石蠟,也就是蠟燭上佳材料。 

 石油現在遼東的確在研究,攻打高句麗和扶余以及三韓都用到過。 

 第一種提取石蠟目前技術不太可行,第二種辦法就容易得多,通過這種方法制作的蠟燭,價格比蜂蠟便宜十倍不止。 

 遼東城市街道,十米左右會有一顆水泥樁,上面就會燃燒蠟燭,做成一個燈籠狀,頂上一塊水泥板可以擋一部分雨。 

 看到大街上還有不少人走動,劉恢也萌生了轉一轉的念頭。 

 蠟燭畢竟不是電燈,雖有照明,但是燈光依然昏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