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仗劍行 作品

第349章 漢國注視下的埃及條約

 這次埃及海上的“奉命”事件,實際上從心底裡的想法看,拿破崙三世是支持的。 

 雖然最後把英法關係弄的很僵,但卻可以試探一下英國人的底線。 

 是的,在反應很快的拿破崙三世眼中,這次撞船事件,完全可以作為對英國的試探。 

 只要英國人露怯,不敢和法國對抗,那麼拿破崙三世機會敢做更大膽的事情,一步步完成他的“歐洲夢”。 

 而現在看,英國人雖然很“急躁”,甚至隱隱有逼法國開戰的想法,但到底是剎住了。 

 而只要剎住了,那麼英國人的態度也就可以看出來了。 

 英國人不喜歡在現在這個時候發生戰爭,那麼對於需要時間的法蘭西帝國來說,絕對是一件好事,而且是好到不能再好的事情。 

 從戰略上看,拿破崙三世藉著這次危機試探出了英國佬的“底線”,為日後的下一步行動,做了基礎。 

 但同樣擺在法國面前的是,如何結束。 

 目的達到了,自然是結束,但現在結束,卻很難。 

 因為英國人不可能這麼容易妥協,甚至可能會從試探變為戰爭,這是拿破崙三世最不願意看到的事情。 

 “唉!!” 

 拿破崙三世現在就是這種心態,就是那種試探完了,想撤回來,卻又撤不回來的感覺,甚至還會越玩越大。 

 就好像一個賭徒,想要在贏錢的時候走人,卻發現,根本走不掉,因為牌局還沒有結束。 

 沒有結束,意味著,“輸贏”還沒有結束。 

 “陛下,我認為應該讓第三方出來調停,光靠我們是不可能讓英國人妥協的。” 

 外交大臣勒龐看著正“愁眉苦臉”的皇帝,出聲建言。 

 “你的意思是,找歐洲帝國那些國家??” 

 “可是他們只會把局勢越攪越亂,根本不可能對我們有什麼好處。” 

 拿破崙三世對於歐洲的那些國家很不認可,或者說很不“信任”。 

 一旦這幫人插手進來,後果可想而知會怎麼樣。 

 “不,陛下,我認為,我們不需要找歐洲國家,他們不會希望局勢緩和,只會讓局勢更亂。” 

 勒龐對於歐洲國家的“德行”很清楚,知道這是一幫怎麼樣的混蛋,指望他們,不如指望老母豬真的會上樹。 

 “你的意思是,歐洲以外的國家??” 

 拿破崙三世思索半天,才吐出一個單詞“漢國”。 

 “陛下,是的,只有找漢國人。” 

 “為什麼,美國人不行嗎??” 

 拿破崙三世雖然和漢國目前是同盟關係,但他打心眼裡忌憚這個國家,因為從這個國家的一舉一動看,他們的野心可能比想象的還要大。 

 對於野心家,拿破崙三世基本都是“敬而遠之”的,只不過因為法蘭西的需求,他又不得不和這些野心家合作。 

 “陛下,只有漢國,美國人不可能,他們沒有這個威信!!” 

 勒龐根本就沒有考慮過美國這個國家,或者說,從歐洲人的角度看,雖然經濟和人口上,美國好於漢國,但從國際影響力來看,美國就是個“弟弟”。 

 甚至就連歐洲的那些小國都對美國“平等看待”。 

 但漢國不一樣,靠著漢俄戰爭,漢國除了徹底在歐洲站穩了腳跟。 

 一個敢跨越萬里海疆,和另一個強大帝國對打的國家,一定是個“虎狼之國”。 

 只有虎狼說的話才有人信,才有保證,美國人,不配!! 

 拿破崙三世聽完這些後,什麼也沒有說,只是看了看窗外,半晌後,飛鳥掠過凡爾賽宮,他才開口:“告訴漢國公使,今天晚上我要請他吃飯。” 

 “是,陛下!!” 

 勒龐看到拿破崙三世答應了,心裡鬆了口氣,這意味著,目前的困局,終於有辦法解開了。 

 當吃飯的消息傳到漢國公使館後,公使江海直接打通了國內的電報,通過大西洋電報,越洋打到了萬里之外。 

 當電報抵達的時候,劉鵬還在睡覺,得知這個消息後,直接說了句:“轉交太子理辦”,自己則是繼續酣睡。 

 所謂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大抵如此!! 

 ………… 

 倫敦唐寧街十號,接到法國希望成為調節國的消息後,還在“吹牛”的羅素,直接呆住了。 

 但很快又反應了過來,認為這是一次“好機會”,隨後同意了法國人這個還算合理之內的要求。 

 “首相先生,雖然我也認同法國應該為前段時間的魯莽道歉,但不應該以傷害法蘭西帝國的尊嚴位代價。” 

 “您知道的,拿破崙三世是個很要面子的人。” 

 漢國特使秦童看著眼前的這位“老辣”的英國首相,說出了一開始就計算好的臺詞。 

 “秦,如果漢國對軍艦被另一個國家故意撞沉,死了三百名海軍,你們會做什麼,還是說,你們會為了他國的面子,原諒他們??” 

 羅素的嘴一如既往的“刁鑽”,直接卡住了秦童話中的漏洞。 

 “首相先生,我想你誤會了,退步並不意味著失去,往往是獲得的開始。” 

 “法國人需要一個下來的臺階,現在臺階就在貴國手中,只要貴國願意,一切都會得到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