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仗劍行 作品

第153章 漠北與牲畜改良

 這也是整個漠北省的常態,荒漠化的地形,以及四散的綠洲,使得每個地方的人口都很少,人口一旦多了,村裡的收入就要減少。 

 所以漠北省的很多村民,在農閒的時候,除了趕著牛羊去售賣換錢,買一家人所需的生活用品,就是去附近城鎮,工廠,礦產打點零工換錢。 

 這也是目前整個漠北省的產業決定的,放牧除非一戶人家佔很大面積的草場,要不然只要是一個村,一個村來分,那註定不可能富裕,所以在其他地方想辦法增收,就是漠北省百姓該乾的…… 

 這也是他們生存的一部分!! 

 草原上,一個半大的孩子躺在草坡上閉著眼睛,嘴角流出了口水,而在他四周,則是埋頭吃草的綿羊,以及三隻到處巡邏的牧羊犬。 

 有意思的是,這三隻牧羊犬很像後世的德牧,但是無論是顏色,還是體態,都有一定的差別。 

 這種牧羊犬,實際就是後世德國牧羊犬的祖先,一種看起來沒有後世威猛高大的犬種。 

 但是卻保留了後世所沒有的,最原始的牧羊本能。 

 這種犬最早是一個移民漢國的奧地利商人帶來的,最後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被那些牧羊人看中,拿來做了牧羊犬。 

 實際上,漢國是有專門的牲畜改良研究所的。 

 全稱是動物研究局,其實就是雜交培育各種牲畜的地方,用動物是為了好聽。 

 而這個所謂的動物研究局,其實到現在為止,也就改良了漢國的馬匹和雞。 

 後世大家眼中稀鬆平常的雞蛋,其實在這個時期,是很寶貴的,一隻雞沒準幾天,甚至好長時間才下一個蛋,雞蛋在這個時代,還被算作是葷菜。 

 放在後世,誰把雞蛋當葷菜,那不純純有毛病嗎?? 

 而漢國隨著物質水平的提高,對雞蛋的需求量也陡然增高,雞蛋價格也隨之水漲船高。 

 西京城原來最瘋狂的時候,一顆雞蛋能賣到三塊銅元,也就是說一塊華元,最多買三十三個雞蛋。 

 這在當時還上了漢國日報,成為了很長時間的熱門新聞。 

 隨之而來的就是商家的炒作,什麼漢州省雞蛋減產,出現雞瘟,再不買,就買不到了。(其實就是西京城郊區的一個村子的雞得病死了幾隻) 

 如此也引發了一陣雞蛋搶購潮,最瘋狂的時候,一顆雞蛋要賣到五個銅元,也不知道這樣的雞蛋,誰會買?? 

 雖然這件事在工商部的干預下平息了,但是也在漢國人心中,留下了所謂的雞蛋魔咒。 

 所以後來在劉鵬的指示下,有關培育高產雞的計劃,就被提上了議程。 

 而在這個沒有人工授精的年代,怎麼樣培育一隻雞,答案就是雜交和飼料。 

 對於雞的培育,漢國一般都是拿那些生蛋頻繁高產的母雞作為母雞,然後拿各種公雞配種。 

 但是這樣還是不夠,這雞要生蛋,還得吃好,所以在神州乃至世界其他地方,捨不得給雞吃的稻米,就提上了普及的日程,甚至還用黃粉蟲這樣產量的蠕蟲,曬乾後,做成雞飼料,和稻米搭配的給雞吃。 

 最開始那種蟲子做到雞飼料,因為建設工廠,乃至培養幼蟲的原因,價格還很貴,但是在漢國農業部的補貼下,這種劃時代的雞飼料終於誕生了,而且很快就在漢國多地建設了工廠,並且因為漢國每年增長的人口,以及本土巨量雞蛋需求,導致漢國養雞的人越來越多。 

 隨之而來的就是對雞飼料的需求,雞飼料價格也一路走低,從最早的一塊半華元一包,變成了現在半塊華元一包。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蟲子的飼養成本太低了,遠低於牛羊豬馬這些大型牲畜,而且蛋白質含量還高。 

 後世有人就說如果大家都吃蟲子,會少多少環境汙染,但其實這根本就是一個偽命題,因為人類不可能真的拿蟲子作為主食,因為一旦人類把蟲子作為主食,那人類那個時候的生存環境,可想而知會差到什麼程度。 

 蟲子是底線中的底線,而不是常態。 

 畢竟人之所以是人,就是因為爬到地球食物鏈的頂端,辛辛苦苦進化到頂端,不是為了吃蟲子的。 

 而除了雞,改良最大的就是馬。 

 在漢國,馬匹在自行車牧出來之前,一直就是漢國最重要的是交通工具,乃至運輸工具。 

 哪怕到了今天,這個自行車產量高速攀登的今天,漢國的馬匹養殖數量,一直不減。 

 據漢國農業部下屬畜牧局統計,漢國每十個日當中就養一匹馬,按五百萬人算,漢國就是五十萬匹馬。 

 這是很龐大的數字,但在如今的北美,卻是一個很正常的數字,因為對面的美國,馬更多。 

 漢國的馬主要分為幾種,第一種是漢國軍隊所需的戰馬,以及挽馬,第二種是普通百姓家用來放牧騎乘的家馬,而第三種就很好玩了,根本就是一群漢國權貴搞出來的。 

 諸如馬球專用的馬球馬,打獵的馬,乃至賽跑的快馬。 

 這些馬都有一個毛病,那就是轉職,比如說馬球馬最大的優點就是靈敏和轉彎速度,這在馬球比賽中,非常重要,所以那些具有這些優點的馬匹,就被保留下來,並且加以培育,形成了目前所謂的漢國馬球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