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行遠 作品

第八十章 千針鷯培養計劃

陳廣檢查了五枚鳥蛋,發現其中一枚生機有些不足,但如何處理,實際上陳廣也沒有辦法,只能聽之任之了。

守候在烈心草的靈田旁,陳廣細細研讀起劉以歌的養育心得,和自己得到了信息做一個對照。

也發現了一些不同之處。

劉以歌是用金石類的靈物滋養鳥蛋,結果在心得中也說了,“孵化者極為健壯,然七者活一,固有損失,省去培養資質不佳者所耗費心力……”。

讓陳廣直呼好傢伙,這不就是人工的優勝劣汰嘛,金石之氣強而銳,承受不住的千針鷯在蛋裡就死翹翹了,承受得住的千針鷯便能接受這種滋養,自然也就更強大了。

屬於是強者愈強,弱者直接超度。

總體來說,劉以歌這份心得是有價值的,總結不少小毛病,統計了一些常見情況的不同處理手法的收益。

有一些地方結合陳廣得到的信息來看,像是走偏了,但這畢竟是劉以歌的心得,是以他的經驗為主的,錯不錯只有他有體會,也許這就是符合他培養需求和過程的“正確選擇”,陳廣絕不可照搬。

學我者生,似我者死。

這用在陳廣身上也是一樣的道理,陳廣的養育靈植的心得是建立在自己的條件上的,完全照搬只會直呼上當。

研究了一會兒,陳廣就決定了在紅芍藥、烈心草的靈田裡面各挖一個土坑,分別放下了兩顆和三顆鳥蛋,用浮油雲土輕微的覆蓋。

這裡兩處靈田的環境都偏乾燥溫熱,紅芍藥的靈田更熱一些、烈心草的更幹一點,兩者都會適當輔助暖光術和月華液,這是目前陳廣所有的最適合孵化千針鷯的靈液了。

千針鷯的孵化要一個月左右,孵化出來的幼鳥只需要一天就能長出絨毛,但從需要餵養的幼鳥成長到能夠獨立飛行活動的階段卻需要十六個月左右,這段時間會逐漸掌握其四種法術,這期間需要長久的照顧和培養,也是千針鷯最容易夭折的一個階段。

劉以歌的心得當中也提到了這一點,除了馴獸師疑似有干涉這一階段的能力外,並沒有什麼靈物能幫助這一過程,胡亂使用,只會增加暴斃可能。

考慮到幼鳥期的千針鷯胃口不小,陳廣決定把已經重新收好的赤蝗蟲卵都留給千針鷯,也能節省一批開支。

第二天,陳廣趁著日中的時候赤蝗不怎麼活動的時候趕緊去了一趟行奉坊市,找到了一名生靈堂的弟子,花了300穗元從他那裡打聽一些有用的情報。

一是為了進一步瞭解千針鷯的習性,好對症下藥。

二是為了掌控千針鷯。

修士養靈獸除非是不怎麼在乎,否則都要用法術、靈契之類的手段介入,不然一個說鳥語,一個說人話,想要培養出深厚感情需要的成本就太高了,不是陳廣這種非馴獸為主業的修士能夠做到的。

千針鷯成年後能蘊生出兩件靈獸之器,天生就有一定可能突破到二階,不可能不重點照顧培養。

一番交談,陳廣還真收穫不少。

千針鷯的珍稀程度和鳥蛋價格懸殊是有原因的,不只是千針鷯,所有的禽類靈獸都面臨同樣的難點,鳥蛋小的容易在幼鳥時期無法承受多種法術而暴斃;鳥蛋大的容易孵化不出來。

加之還有幼鳥期容易受環境影響、孵化期出問題等原因,鳥蛋是所有靈獸當中最不容易得到收益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