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雲流火 作品

章134 一雙眼睛

可就算是有刀山火海我也要再闖進去,現在我的體魄和裝備都與之前不可同日而語,我有信心、也有義務去拯救我的同伴們。

同樣是鬼使神差,我一口氣深入到當時出事的第十八層,這層應急出口的大門還是老樣子,緊閉著,但我記得當時激戰,門鎖被打壞了,於是一拉門把手,它居然真的開了。

我並沒有急著進去,而是收回了穿山甲機器人,然後開啟頭盔系統並釋放了一隻袖珍無人機。

門內的景象很快傳輸到了我的頭盔視圖裡,裡面很黑,也很雜亂,到處都是無序拖拽的線纜,還有廢棄的木箱,曾經激戰留下的彈殼也在,大多都蒙上了一層厚厚的灰塵。

當時,我們就判斷這裡是一個維修間,具備應急出口的功能,但不一定是真正的應急出口,因為這與通用地圖的結構有區別。

無人機很快將裡面的空間巡視完畢,發現了兩個門,一個門牌上寫著B區操作間,是鋼製門,另一扇門沒有門牌,同樣是鋼製門。

兩扇門都鎖著,應該通往避難所內部了,以我在東格居住的經驗判斷,地下第十八層應該應對的是避難所第六或第七層。

西格的結構也應該大同小異。

確認沒有危險,我進入了操作間,並選擇了無門牌的那扇門,我嘗試了幾種方法都無法打開,只好求助工兵機器人。

我的工兵機器人全部來自一個多稜錐的幾何體,它看上去只有一把雨傘那麼大,但最多可以拆解出十一個不同種類的工兵機器人。

這次我釋放的是多稜錐錐頂的機器人,也是體積最小的一個,號稱‘解鎖專家’。

這個小東西放在手心裡只有拇指那麼大,還是個多稜錐體,但平滑的底部有兩排極小的齒輪,能夠自持爬行,到了鎖孔位置便自行吸附在一側。

然後小多稜錐變形,錐體頂部翹起,幾乎是要折斷了,它在不斷調整方位,使尖端正對著鎖孔,從其中伸出一根長長的細絲鑽入鎖孔。

這讓我想起看過的電影,裡面的小偷都是這麼幹的,可金屬細絲伸進去了好一會兒又自動縮了回來,直至沒入機器人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