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雲流火 作品

章001 希望方舟

我叫秦火,熟悉的人都叫我阿火,我出生在火星,是一個土生土長的火星人。

但我從小接受的教育是,我,還有我的同伴,以及方舟基地上的所有人都是地地道道的地球人。

是的,我們來自地球。

那是四十年前的往事,地球遭受了小行星帶的連續撞擊,撞擊的能量相當於持續引爆數億噸的核彈,範圍之廣,規模之大,足以摧毀一半以上地球的生靈。

儘管科學家們事先計算出了撞擊的準確時間和軌道,但在有限的時間裡,我們的先輩能做的事情就是想盡一切辦法減少損失,確保人類文明火種的延續。

而這有限的時間,僅僅是三年半,歷史教科書上說的。

所有的科技手段,窮極一切的辦法全都用上了。

諸如,動用核子武器轟擊小行星帶,但這個方法沒有成功,相反,損失極大。

在已有的火星方舟基地的基礎上,瘋狂的擴大規模,無數航空器開始了史無前例的星際移民,但這對於擁有近百億人口的地球來說,無疑是杯水車薪,有幸能踏上移民飛船的人不足萬分之一。

更現實的手段是避開撞擊點,在地球建立地下城和避難所,由人類臨時執政聯盟統一規劃和協調。

於是人類、我的先輩們在地球的各個角落開始挖掘地下工事。

地下城的深度不少於一千米,規模至少能容納二十萬人,避難所的深度也不能少於六百米,規模就小多了,通常能容納一到兩萬人,但避難所的優勢在於數量。

先輩們要在十分有限的時間內完成上萬個地下城和無數避難所的修建。

那時候的難點不在於設計圖和施工資源,而是成熟的生態技術手段,比如能夠穩定運行的生態循環和自潔系統。

可以想象當時的科技水平,很多地下城的生態循環系統相當原始粗糙、令人堪憂,更何況是小型避難所。

現在火星基地裡的生態自潔和循環系統已經非常成熟和完善,它只需消耗少量的能源,就能使整個系統平穩運轉百年以上。

系統極為複雜,包括了模擬大氣層、空氣再造和自潔系統、水循環系統、光照及動力循環系統、溫度、溼度調節系統等等。

每一個方舟基地都相當於一個超大型的生態農莊,這樣的農莊已經遍佈火星南半球的東部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