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俗 作品

第六十二章 牛刀小試

  除了製作外,蕭良還跟日報社簽署投放合作協議。

  日報社轄下的兩份報紙,同一份報紙不同的版面也分屬不同的部門;電視臺及各大戶外廣告投放平臺,無論在哪個地方都要屬於地頭蛇級別的存在;再加上各種促銷宣傳活動要進商場、繁華街區以及中高端酒店,由活動能力極強的何雪晴以日報社的名義出面洽談,肯定要比蕭良他們找上門前要容易得多。

  除了一系列的廣告投放外,還印製大量的精美宣傳彩頁張貼到各個零售點,僱下兩輛麵包車扯上南亭湖果汁的宣傳橫幅,穿行於錫江城區的大街小巷,傳單發放點更是遍佈繁華的商業街區……

  何雪晴負責日報社的部分廣告業務,也就兩三年時間,還是第一次從一家名不經傳的村辦企業身上認知到如此豐富多彩的廣告宣傳形式。

  有了前一階段的成績墊底,徐立桓、吳啟燕、費文偉、張斐麗他們做事也更有底氣、自信,很快都各自進入新的狀態之中。

  夏季是飲品市場的旺季,大半個月在錫江市就砸下去二十萬的市場宣傳與營銷費用,在請人發一天傳單僅需十元錢的九四年,可以說是超乎想象了,效果當然也是極其顯著。

  南亭湖果汁在錫江市城區的真實銷量,到七月下旬就迅速躥升到第一。

  在城區如此力度的宣傳輻射作用下,錫江郊縣增漲起來的真實銷量也相當可觀——畢竟郊縣民眾獲取信息的主要來源,就是城區的電視臺、報紙,更不要說郊縣民眾對城區的生活方式以及流行風向,都有很直接的模仿效應。

  蕭良對此毫無意外,九四年在整個商品市場發展階段,只能算開荒期,他重生回九四年,相當於是等著完整的開荒攻略回來。

  目前還沒有任何一家飲品廠商,在錫江市城區單一的狹窄市場,在這麼短的時間裡,進行如此密集的營銷宣傳投入。

  到七月下旬整個錫江市總的現款鋪貨量將近六萬箱,可以說已經提前完成銷售回款目標;大家現在想爭取在兩個月的限定期限裡,將庫存全部解決掉。

  徐立桓帶隊負責溧水的鋪貨任務,不管多辛苦,他基本上每隔兩三天都會在忙完一天工作後,連夜趕回錫江城區找蕭良交流工作,然後起早再回到溧河縣城主持當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