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怕涼 作品

第194章 197花還是不花?換不換?

 魏徵家道中落,算是寒門子弟,王圭是世家子弟

 五姓七家有糧食,那是私人的,不可能拿出來,姬雲讓他們參與羊毛計劃,就是把商道賣了。五姓七家作為世家的帶頭大哥,大哥吃肉,總得讓小弟喝湯吧

 李二要他們的糧食,那就得如同姬雲的做法一樣,是做買賣

 古代開闢一條商道很難,甚至需要幾代人去經營

 “士、農、工、商”四民。士即“讀書人”地位居首;商即商人,小到來往的小販,達到富可敵國的商賈,都屬於這一類

 “士”大都是世代為官的大家族,往往有大量的田地、僱傭佃戶,有錢的士族往往會撥款建學舍,供族中子弟讀書,而後考取功名,再添田產。

 但也有沒落的士族,土地少得可憐,甚至衣食無著。然而大跌眼鏡的是,縱使“士族”再如何沒落,這樣的人依舊可以在家財萬貫的商賈面前趾高氣昂。這就是古代社會“士”與“商”之間身份的差距

 “商人不可做官”這一點相信大家都聽說過。但實際有多嚴怕是很少人知道。但在此前社會便普遍鄙視這一“賤業”。范蠡幫助越王勾踐打完天下,功成後又急流勇退,免於了勾踐的猜忌,就是因為他開始經商,傳說中他和西施一起成為“神仙眷侶”。

 但現實卻有些骨感。由於經商,史書是士族讀書人寫的,結果范蠡並沒有受到與其功績等同的歷史評價,功績幾乎被從歷史上抹除。

 秦漢開始,又有了明確的規定,商人不得穿“絲綢”,凡豪商巨賈家產申報不實就要充公等等規定。

 漢朝是曾有過“捐官”一說,實際便是“買官”。但這裡能夠買的人,大多都是士族那些耕讀人家。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商人幾乎沒有什麼地位,也就沒有了財富的保障,一旦封建國家缺錢,就會開始用各種理由抄一波家,商人那就養的韭菜而已

 正是因為如此壓制,中國古代商人在獲得大量財富之後往往會大肆購買土地,並開始安於現狀。這也是中國古代資產階級未能發展起來重要原因。

 當然,古代抑商人並不是沒有原因,尤其是明、宋,多少鐵器因為商人重利的原因而流落到了遊牧民族那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