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崔顥遺信

 繆塵霜默默地聽著,心中不禁起疑。崔尚書所說的“違背自己的良心做了有愧之事”是什麼意思呢?他到底做了什麼事情?這一定就是問題的關鍵。

 “那夫人可記得,崔尚書發生如此變化之前,朝中或者京中可發生過什麼重大事件嗎?”

 這一問崔夫人倒是回答得極快,“要說那一年四月的大事,便是故太子李弘的謀反之案了。當時聽聞高宗武后盛怒,僅在一夜之間就將太子府滿門抄斬,其情形之可怖,想來洛陽人人皆知。”

 繆塵霜早就聽聞此案,只是因為這樁案子早已蓋棺定論,她便一直未深入細查,如今聽崔夫人提起,心裡便琢磨著崔顥的變化是否與此案有關。

 “崔尚書在那段時日裡,是否有什麼不尋常的舉動或者說過什麼不尋常的話呢?”繆塵霜繼續追問。

 崔夫人回憶了一下,“我想想……我記得那段時間他經常獨自一人在書齋中一坐便是半天,有時還會長時間地沉默不語。我問他怎麼了,他也不肯告訴我。”

 “那崔尚書與故太子李弘之間,是否有過接觸或者交情呢?”

 聽繆塵霜這麼一問,崔夫人眸光隱動,“倒是沒有……不過崔家有一事卻是與太子有關聯。”

 “是何事?”

 “這是還是我剛嫁入崔家的時候聽聞的。我聽聞夫君年少時因為家中父親犯了案,皇后本要下令處死,可太子李弘仁德寬厚,且念在清河崔氏是建國功臣,認為崔父罪不至死,便苦苦請求皇后收回成命,於是皇后聽進了太子的請求,便免於崔父一死,只將崔父貶謫柳州。”

 “自那以後崔府上下皆對太子李弘感恩戴德,每每我聽夫君提起,他總是一副無以回報的愧疚模樣。”

 “夫君在官場中一直秉持公正嚴明的態度,對朝廷忠心耿耿,從未有過二心。雖然他感念太子的恩德,卻也深知與太子保持距離的重要性。所以,他從未與太子有過過

多的接觸。”

 繆塵霜在紙上快速記錄著,心中已有些明朗。

 她推測,崔顥的變化也可能與他發現太子謀反一案的真相有關。

 當年崔顥也是參與審判此案的成員之一,如果他在調查過程中得知了一些令人震驚的事情,例如權力鬥爭的黑暗面等,也就是說太子本就是被冤枉的,但崔顥等人迫於壓力或沒仔細審查案子,導致這一樁謀反案成為了冤案,連累了無數無辜之人,那便可以解釋崔顥出現如此巨大的轉變。

 只是如今崔顥人已被害,更多的細節與實情無法與本人盤問,那樁案子又早已蓋棺定論,眼下想要翻案只是難上加難。

 繆塵霜又繼續向崔夫人追問了崔顥平日裡的習慣愛好等,並將其逐一記錄。

 “對了。崔夫人,方才聽您說起崔尚書的書齋擺了一處佛龕,可否讓我去看一看?”繆塵霜問道。

 崔夫人面上閃過一絲難色,“自從夫君在那書齋中遇害後,我怕睹物思人,書齋便一直封鎖至今,還無人進去過……不過讓姑娘你看看也無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