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嶺上的錘子 作品

第196章 遇勁敵略施小計

 大世子舉手相握說道:“那就拜託了。”

 眾人依次登上馬車,大世子陪同張肖一直送到城門外,方才下車,張肖也下車和大世子拜別。

 張肖登上馬車,但是他並沒有登上第一輛馬車,而是在最後一輛。

 大世子目送著四輛馬車向郊外駛去,獨立風塵中,這也許一別就是不見,或者也許有可能再相見的機會吧。

 這真是有“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兮一去不復返”的真實寫照。

 以後再也沒有可以幫助他的人了,只有靠自己才能幫到自己,想到這裡,他毅然轉身,大踏步向著他的府邸走去。

 也沒有誰能夠依仗人一輩子,人都是要成長的。正如小時候要依仗自己的爸媽,在學校裡要依仗老師,出門在外要依仗朋友,可是,真正輪到自己做主的時候就要依仗自己。

 大世子姜不寒回到自己府邸,從此以後,像是長大了一般,有了自己的主見。暫且按下不表。

 現在還是接著說說張肖一行人坐著馬車出發的事情。如果說他們要是走路的話,雖然慢點但是別人看到他們人數眾多,而且身上雖然揹著武器,但是鋤頭,鐵鍬,等物的並不會懷疑什麼,可是坐著馬車就不一樣了,即打眼又惹人注意。

 其中,就有一人注意到了,那人是專門負責盯梢和彙報的。那人在張肖他們一出發的時候就一路跟隨,想要知道這四輛馬車是幹什麼的。

 由於人員太多,張肖的坐騎也沒有跟隨著,所以不得不也是耐著性子跟隨著馬車,並且還有看護的責任在裡頭。所以他和小路兒並沒有坐到一輛馬車上。

 馬車行駛了一段路程,在一片竹林裡,這裡是土匪們經常打家劫舍的場所,那是他們慣常的伎倆,不過過路的人都在這一段留了一個心眼,而且很快經過,並不做長留,免得惹上不該惹的人。

 不過,今天張肖他們的馬車經過這裡,照例來了一夥劫匪,張肖早就做好了準備。

 那些劫匪蒙著面,只露出眼睛,手裡拿著各式各樣的兵器,這些兵器裡面有的是鉤鐮,有的是叉子之類的,其餘都是刀劍之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