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制衡

 呂布的狀態似乎已經好多了,聽到這,掙動著被綁住的身體,也在一邊趕緊喊道:

 “求陛下打開鐵索,放了布,布一定會忠心於陛下,助陛下建功立業!”

 看這架勢,如果就這樣放了呂布,貂蟬和呂布肯定會走到一起的,劉協當然不願把貂蟬讓給呂布,即便現在年幼不便納貂蟬為妃,但過些年總可以的。

 當劉協正在思考怎麼拒絕呂布時,邊上一位看起來比王允稍年輕點的老臣,邁著步子,走近前劉協前面,跪下拜了一拜之後,喊道:

 “呂布助董卓殘忠良,臣尚書僕射士孫瑞,請求陛下斬殺呂布!以告慰天下人心。”

 呂布聽到有人勸皇帝殺了他,掙扎著喊道:

 “陛下,末將冤枉啊!全是董卓指使我乾的,不是我的本意。”

 劉協可以自已經做決定,但在做決定前,覺得還是聽一下別人的看法為好,只有給予臣子們適當的尊重,別人才可能會真心支持。

 特別是在這種天動亂的時候,就更需要凝聚人心,如果全是自己一拍腦門就定下來,不從者就殺,那與董卓又有什麼區別呢?

 當然,在聽其它人意見後,最後做決定拍板的必須是自己,否則就是沒主見,即便一時大權在手,也會慢慢被架空,變成傀儡。

 劉協問王允:

 “王司徒,你覺得呢?”

 王允答道:

 “如果呂布願意改過自新,給他一個機會未嘗不可,現在天下還有餘賊沒有盡滅,往後說不定有什麼地方還用得到呂布這員猛將。”

 王允的回答,讓劉協感到有些意外。貂蟬要求放呂布,可以歸結為對呂布有好感。但王允不同,王允之前受盡董卓壓迫,而呂布是幫兇。王允應該像他的老朋友士孫瑞一樣,想要殺呂布才對。

 士孫瑞與王允,一個勸劉協殺呂布,一個勸劉協用呂布。他們兩人雖然持相反看法,但說出來的話,面上,都是站在為了朝廷、為了天下著想的角度,冠冕堂皇。

 殺呂布,可以讓天下恨董卓的人滿意,讓朝中堅持忠於漢室的人覺得自己沒像呂布一樣是對的,可以鼓勵天下人忠義之心。

 用呂布,也沒錯,現在天下群雄割據,如果有呂布這樣的猛將在帳前聽令,確實有很大很直接的作用。

 士孫瑞和王允的這兩種完全相反的建議,看起來都是對的,但最後到底用誰的建議,到底誰是對的,到底該怎麼做,最後還是

完全取決於劉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