鯰魚頭 作品

第134章 多爾戈魯科夫號

海參崴並不是真正的不凍港,冬季只有港口內不會冰凍,船隻需要破冰船才能進出。

西伯利亞艦隊的軍艦,冬天會前往長崎越冬,俄羅斯在長崎有租界,建有軍人療養院和船舶修繕所,長崎有專門為俄羅斯海軍官兵提供服務的娛樂街。

“我們和日本在大約十年前簽訂了《聖彼得堡條約》,部分平息了關於領土的爭議,不過這份條約引發的爭議同樣很大,矛盾並沒有徹底得到解決。”科斯特列夫很瞭解俄羅斯和日本的關係。

1875年,俄羅斯和日本在聖彼得堡就薩哈林島和千島群島的爭議簽署條約,雙方確認千島群島屬日本所有,薩哈林島則屬俄羅斯所有。

條約的簽署,使兩國關係有所緩和,在民間在引發巨大爭議,俄羅斯人和日本人,對這兩個條約都不太滿意。

薩哈林島比千島群島大很多,所以日本國內對於這個結果並不滿意,有學者認為日本政府出賣了日本的利益,以換取俄羅斯的原諒。

俄羅斯國內的學者,則是一寸土地都不願意放棄,他們不僅要求得到薩哈林島,還要求日本放棄對千島群島的訴求。

“薩哈林島好像也是你的封地?”科爾夫關心喬治的態度。

“日本憑什麼得到千島群島呢?千島群島和薩哈林島都應該屬於俄羅斯!”喬治的表現,和沙皇對他的期待一樣。

科爾夫就很滿意。

俄羅斯的超級公爵,理應充滿進取精神。

“能得到薩哈林島,已經是我們所有人努力的結果了——”科斯特列夫也很無奈。

俄羅斯的整體實力,肯定比日本更強大。

但是具體到遠東,俄羅斯真不如日本,7.6萬平方公里的薩哈林島都沒幾個人,就算控制了千島群島,俄羅斯也根本沒有能力進行開發。

所以聖彼得堡學者們叫嚷的所謂“巨大利益”,根本就不存在。

不開發,就沒有任何利益可言。

面對這種情況,俄羅斯的外交官們確實是很無奈。

並不是每一個俄羅斯外交官,都和伊格那耶夫一樣,能在談判桌上,通過訛詐為俄羅斯獲得原本就不存在的利益。

“沒關係,你們的工作已經做完了,接下來看我的。”喬治當仁不讓,千島群島就在薩哈林島旁邊。

“殿下,您要幹嗎?”科斯特列夫心驚擔顫。

俄羅斯在遠東沒多少實力,西伯利亞艦隊雖然名義上是艦隊,軍艦卻只有炮艇和用於佈雷的拖網漁船,沒有戰列艦和巡洋艦。

西伯利亞艦隊的水兵們天天伐木,他們也沒什麼別的工作可幹,例行訓練近乎廢棄,水兵一年都打不了十發子彈。

這種情況下海參崴迎來一位超級暴躁的超級公爵,對俄羅斯來說絕不是什麼好事。

“我希望我們能達成一致,西伯利亞大鐵路必須儘早開工。”喬治希望能達成統一陣線,這是帝國所有在遠東的官員所希望的。

“是的,修建鐵路勢在必行——”科爾夫全力支持喬治。

支持喬治,就是支持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