鯰魚頭 作品

第119章 老朋友

葉卡捷琳娜已經很努力了,她正在歐洲積極尋找要出售的鋼鐵廠,如果找不到,那就只能從美國定製。

定製的好處是可以得到最先進的技術,但是需要時間。

如果有要出售的鋼鐵廠,那就可以直接搬到海參崴,哪怕技術落後一些也無所謂,先解決有沒有的問題,技術和設備可以逐步提升。

機槍手的培養也是重點問題,橡團一共裝備了6挺機槍,其中兩挺是從美國購買的加特林,另外4挺是橡樹莊園自產的1883。

1883就是約瑟夫主持設計的重機槍,外型和喬治印象中的馬克沁有很大不同,其槍管外圍的水箱是方的,使用的不是三腳架,而是帶輪子的槍架。

方型水箱是因為造不出圓的,只能用方的湊活。

輪架是為了更方便的移動,重機槍要頻繁轉移陣地,這就對機動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這兩挺機槍,是伊戈爾師徒一點一點手搓出來的。

那些不願意去海參崴的機械工人,繼續留在橡樹莊園搓機槍,效率極其感人,每月只能搓出來1挺。

上個月總算能搓出來兩挺了。

可搓出來的兩挺重機槍卻沒有裝備橡團,而是被亞三派人拉走,交給謝廠測試。

這是好事,如果通過測試,謝廠就會組織生產,到時候橡團就能第一時間裝備更多機槍。

喬治理想中,重機槍至少要裝備到連隊一級。

這樣一來,包括團部直屬火力在內,橡團至少需要40挺重機槍。

喬治忙於訓練工作的同時,尼古拉也沒閒著。

進入夏季,沙皇和王后又去王后孃家避暑。

聖彼得堡夏天最高溫度不超過30度,喬治都不知道聖彼得堡的“暑”,有什麼好避的。

尼古拉在國務會議中終於有了發言權,他的第一個提議是修建西伯利亞大鐵路。

亞二執政時期,俄羅斯就有人提議修建西伯利亞大鐵路,終因實力不足被迫放棄。

擊敗奧斯曼帝國之後,俄羅斯短時間內沒有了對外擴張的動力,是時候將西伯利亞大鐵路提上日程了。

修建西伯利亞大鐵路,對俄羅斯來說也並非輕而易舉,俄羅斯內政部前幾年就對西伯利亞大鐵路進行過評估,伊格那耶夫派人調查後認為,俄羅斯至少需要20年,才能完成這個工作。

西伯利亞大鐵路成本高昂,需要集全國之力才能完成。

這也就意味著一旦西伯利亞大鐵路開工,將會給帝國財政造成沉重負擔,俄羅斯將在20年內,沒有餘力關注其他方向,包括軍費,也必將大幅壓縮。

以帝國20年的發展,換一條西伯利亞大鐵路是否值得,在聖彼得堡引發廣泛討論。

大多數人認為西伯利亞大鐵路根本不值得修建,俄羅斯人連東西伯利亞平原都不願意去,更不用提一萬公里以外的符拉迪沃斯託克。

希望開工修建西伯利亞大鐵路的人也不少,交通大臣波西耶特是最積極的人之一。

不過波西耶特的動機又遭到廣泛質疑,很多人質疑波西耶特是出於私人利益考慮,才同意修建西伯利亞大鐵路。

這也可以理解。

俄羅斯不修路的話,交通大臣怎麼賺錢呢。

沙皇八月份返回聖彼得堡的時候,爭議還沒有平息,聖彼得堡的多家報紙互相攻訐,關注這件事的人越來越多,報紙的銷量一漲再漲。

喬治不參與討論,羅夫諾演習將於九月份開始,尼古拉擔任軍團長的橡團,是此次羅夫諾演習的主角。

橡團擁有的資源,早就在俄羅斯軍方引起廣泛爭議。

很多人都在等著看橡團的笑話。

如果橡團能在羅夫諾拿出優異表現,就可以堵住很多人的嘴。

如果不能,尼古拉或許還能置身事外,喬治就等著迎接輿論風暴吧。

八月中,謝爾蓋和喬治合夥的食品加工廠,將一批用於測試性質的軍用食品送到橡團。

這批食品得來不易,僅僅食品的包裝,就將謝爾蓋折磨的幾乎要放棄。

軍用食品需要長期保存,最理想的包裝材質是薄鐵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