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兕?

 本來曹操說兕的時候,王驍還不清楚這是什麼東西?

 結果等他看向籠子的時候,卻發現這不是一頭犀牛嗎!?

 華夏境內的犀牛是在進入現代社會後滅絕的。

 但是按照記載,華夏犀牛的數量是一直都在減少的。

 從商周時期,君王出獵,以此能夠狩獵到十幾頭犀牛,但後來的難見犀牛蹤影。

 等到了漢末三國時期,犀牛在北方大地,便已經相當少見了。

 除非是深入一些山林之中,才能見到。

 但一般也不會有人沒事吃撐了,去山林深處找犀牛。

 畢竟這跟送死沒啥區別。

 南方因為並不是政治中心,甚至於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都被視作是未開化的地方。

 所以犀牛的分佈相對要多一些,偶爾還能見到這些陸地第二大的生物存在。

 據說在華夏犀牛有多種不同的稱呼。

 比如犀、還有剛才曹操說的兕,以及蒼稚等。

 這三種稱呼也都代表著華夏境內犀牛的不同品種。

 印度犀、蘇門犀和爪哇犀。

 印度犀是體型最大的獨角犀牛,身上有一些圓形鼓包,皮膚厚實尋常刀劍難傷,完全就是一個移動的裝甲巨獸。

 蘇門犀則是雙角犀,身上除了厚重的皮膚鎧甲外,還有許多的毛髮,也是犀牛中體型最小的一種,但壽命很長,能活到四五十歲。

 最後的爪哇犀,與印度犀類似,也是獨角犀,但是體型比印度犀小一點,所以又叫做小獨角犀,他的皮膚一眼看去真的就和鎧甲沒什麼區別了,相當的厚實,同時也比其他的犀牛都更是喜水,經常會在水中一泡就是一天時間。

 而這次孫家送來的便是蘇門犀,也就是雙角犀。

 這種犀牛又被稱之為兕,因為他有雙角,從模樣上來說與兕很像。

 並且在西遊記中,太上老君的坐騎,那頭大青牛也是叫做兕的。

 兕這個字從甲骨文開始,一直都差不多是這個模樣,就沒怎麼變過的。

 此刻或許是剛剛看見陽光,這頭雙角犀牛立刻便躁動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