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眼睛小懶豬 作品

第一百零九章 安樂現狀

 吃飯的地方是沈復找的,城中一家普通小酒館,從他跟老闆打招呼看,應該是常來。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藉著酒勁兒,沈復開始吐槽安樂城的種種不公,特別是對於他們這些毫無地位和根基的平民小商販。

 安樂城作為東北最大的貿易集散地,主要的業務就是將草原、東北的特產買賣流通入中原大地。同時把中原的特產銷售入東北和草原幾個部落國家,包括半島三國。

 像突厥、契丹這兩個地方,處於大草原上,因此產出主要是牛羊馬匹,馬匹自己留著做戰馬,牛羊要麼是殺了吃肉賣皮貨,要麼是直接賣羊給大唐,用來換糧食、食鹽、茶葉、絲綢、金銀首飾、鍋碗瓢盆等日用品、少部分的鐵器。

 草原之地無法耕種,而且這些蠻夷部族也不懂耕種。可天天吃肉不行,缺乏維生素,而且太膩,所以茶葉也成了生活必需品。食鹽就更不用說了,完全進口。

 值得一提的是,在大唐殺牛是犯法的,因此市面上沒有吃牛肉一說。而契丹之地盛產野生牛群,因此契丹一族也有圈養野牛的習慣,可是他們養牛多是殺了吃肉販賣皮貨的,連牛拉車都沒利用上。

 當然了,也是因為野牛的野性難馴,無法耕種勞作,只能殺了吃肉。

 而這邊幾個國家,除了突厥和契丹,再往東北是室韋和靺鞨,後世的吉林黑龍江,這些深山老林的部族人煙稀少,連國

 家都稱不上,只能稱作部落。這兩個部落沒有草原,基本不靠畜牧業,主要是靠山貨、皮貨生存。

 用高句麗的話說:這些深山老林,一年裡有一半時間都在冰天雪地,人煙稀少的可憐,也不適合耕種,沒有絲毫的價值,連攻佔掠奪都不值得。

 根據沈老闆所言,安樂商會的會長和管事,全都是五姓七望的人,甚至整個商會都被這些名門望族把持,幾乎是他們壟斷了東北和大唐的貿易渠道。

 所有的大宗買賣,全都被商會包攬。任何來安樂經商之人,都要到商會報備,相當於拜碼頭一樣,否則的話,將會受到整個安樂商會的抵制和攻擊,休想在安樂生存下去。

 普通百姓過來經商,無法單獨跟那些外族溝通交易,只能從商會領到一些小的訂單,甚至是雞零狗碎一樣代工的訂單。可以說收入十分微薄,勉強生存。不僅如此,每單收入還要被商會以稅金的名義抽成走一部分,剛才沈老闆去商會就是為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