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定諤的虎 作品

第571章 為了朕,叔父用心良苦

 患有火力不足恐懼症的雲逍,又提出了在火槍上加裝刺刀的建議。

 其實大明此時的火銃上,已經有加裝刺刀,叫做‘銃刀’。

 不過這銃刀作用不大。

 也就是一個單刃矛頭,在敵人近迫,來不及再次裝填彈藥的時候,把銃刀塞入槍管中充當矛頭。

 如此一來,火槍也就完全失去射擊能力,必須將刺刀拔出槍口才能再次射擊。

 雲逍隆重推薦的是卡座式刺刀。

 這種刺刀可以摺疊,也可以拆卸,用的時候也不影響射擊。

 有了這玩意兒,專職長槍兵就可以下崗了。

 並且雲逍還唯恐普通的軍刺威力不足,介紹的是53式軍刺。

 對,就是傳說中因為太過兇殘,被國際公約禁用的那種三稜軍刺(實為謠傳)。

 當時有敵人曾評價這種刺刀:寧挨三槍,不挨一刀!

 用來對付建奴,保證一刀一個窟窿,血流不止的那種。

 畢懋康趕緊在小本本上記下。

 說到這裡,雲逍就不再說了。

 這次倒不是被榨乾了,雲真人的存貨還有很多。

 而是說的已經夠多了。

 要知道,一直到第一次鴉片戰爭時,英倫白皮鬼所列裝的步槍,也就是這個水平。

 對,就是那種前裝滑膛、定裝子彈、帶刺刀的燧發槍,並且槍管也是鑽膛製造的。

 要是大明軍隊列裝如此先進的火器,都還打不過建奴,那叫真的該亡國,神仙來了也救不了。

 另外,雲逍不得不考慮始終保持代差的問題。

 按照剛才說的這些造出來的火槍,領先西方世界至少兩百年。

 一旦投入大規模應用,遲早會被敵人盜版過去。

 西方那幫白皮強盜,可不是什麼笨蛋。

 只要是能強大自己的武力,便於更好的在全世界搶東西的武器,他們一定會不留餘力地模仿、超越。

 所以雲逍肚子裡面的一些存貨,不能一股腦兒全都交代出去了。

 得留著壓箱底,在他的有生之年,也許是用不上了,但是可以跟《武穆遺書》一樣留給後人。

 要是後人不爭氣,被白皮超越,到時候再拿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