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大膽 作品

基層組織

但是到了夷州島,那便完全不一樣了,這裡天高皇帝遠,而且梁川現在已經與大宋決裂,大宋通緝梁川,更是燒了梁家在興化的基業,夷州以後就是梁家的大本營,天時地利人和全部俱全,此時不榮登大寶,更待何時?

‘你們可曾聽過一句話,叫深挖洞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兩人的耳朵馬上支愣起來,好呀,你小子平日裡看著人畜無害,一點野心都沒有,原來暗地裡早就盤算好了。。

這個論調,蘇渭以前有所耳聞,不過他當時並沒有當一回事,梁川更是當成茶餘的談資直接略過,今天再回首,原來這小子多年之前就謀劃到了這一步。

‘願聞其詳!’

二人恭敬地向梁川請教,梁川只是一笑道,義如其字,二人不可能不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這九個字,可不是隨口一說,這是有大智慧的謀略,任何時候,如果能真的貫徹,絕對可以稱霸一方!

‘這個我就不多說了,論謀略,你們二人都在我之上,這也不是我自己想出來的,別人想的,所以在這裡我只是給你們一個大方向,真正實施的大政方針,還得你們來定!’

蘇渭撫須長嘆道:‘能想到這十二個字的人,絕對是震古爍今之輩!’

七十年代,因為大國關係緊張,領導人提出過這樣的決策,這是正確的,但是

最早提出這個方針的卻不是咱們的領導人,而是六百年前一位楓林先生。這位叫楓林先生的大能真名叫朱升,也正是這一謀略,幫助明太祖奪了二百八十年的江山。

在明末那個群雄混戰的年代,誰都想稱王稱霸,但是但凡走上這一步的人,無一例外全部都讓瘦死比馬大的元騎兵給滅了,只有龜縮求穩獨自發展的老朱,按著這一方針,成功躲開了各路豪強的針對,活到了最後。

‘咱們的大宋趙官家,可不是一位昏君。’

梁川長嘆一聲,沒有遭來二人的反駁!

趙禎雖然做事猶豫不決,但是幾十年來,他所實行的政策從來沒有一項是為一己之私,甚至在他後宮不穩的情況下,他也沒有對任何一個人宣洩自己的情緒,如果說有的話,可能就是一個劉太后。

梁川沒有到過別的朝代,所以他不清楚別的時代老百姓過得如何。

雖然梁川自己親身經歷了幾場叛亂,儂人南人党項人全部都造大宋的反,可是他始終沒有聽到一句是批判趙禎的,要麼就是罵當地的官員,要麼就是罵朝中的大臣,獨獨沒有任何人去罵趙官家。

史家的人情可不是那麼好收買,二十四史幾百位帝王,就算是漢武唐皇都被史家詬病得不輕,可是這位趙官家,人家可是落得一身的好名聲。

要造他的反,老百姓的口水都會淹死自己,梁川哪裡敢吶!

這十二字箴言裡,最為

關鍵的那三個字非緩稱王莫屬。

‘現在天下人心都是向著趙家不假。’

北面的契丹與大宋打了這麼多年,還有新來的西夏党項人,人們不僅沒有對趙家失望,南方的漢人凝聚力還空前的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