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邀請

 但說起來對平民的傷害和殘暴,其實卡爾遜領導的政府軍其實也沒有好到哪裡去。 

 卡爾遜現在領導的武裝力量,一半是克爾納前‘國王’的私軍,剩下來一半,才是先前薪酬從來沒發夠過,軍紀混亂的政府軍。 

 就這種軍隊,只能說和反對派武裝半斤八兩。 

 而卡爾遜提到的外部勢力干涉,就是克爾納這場戰爭爆發的主要原因。 

 在當初卡爾遜軍變上位之後, 

 比起克爾納前任‘國王’的‘聰明’, 

 雖然殘暴,但還勉強算是個人的卡爾遜將軍,就顯得不那麼‘聰明’了。 

 他憤怒於國外企業對克爾納的瘋狂掠奪,公開宣佈要將這些被國外企業佔有的礦產,農場等收回來。 

 然後……克爾納國內就亂了起來。 

 各種地方武裝就像是養蠱似的,開始在克爾納各處地方冒出來。 

 核心原因,就是一些人的利益被觸動了,準備給克爾納換一個符合他們自己利益的統治者。 

 當然, 

 現在慷慨陳詞的卡爾遜將軍,也並沒有現在表現的那麼頭鐵。 

 在當時,發現事情鬧大了之後……又倒過來給某些國外企業認慫。 

 蛇鼠兩端之下,把克爾納國內一些激進派勢力也得罪了…… 

 而國外企業顯然也沒有接受卡爾遜的‘道歉’。 

 依舊讓克爾納國內保持著一定程度的騷亂,為一些地方武裝提供著一些支持。 

 以求在混亂中,最大程度保證他們自身的利益。 

 至於克爾納平民是否會在戰爭或者動亂中死去,死去多少,顯然這些利益者們也絲毫不關心。 

 而在這些地方武裝中,逐漸有現在這個反對派武裝做大之後,那些利益者乾脆徹底倒向了現在的反對派武裝。 

 當然, 

 明面上,這些利益者肯定不是說自己想搶人國家東西,人國家統治者不讓搶,就決定換一個統治者這種話。 

 而是說,卡爾遜是軍變上臺,是個獨裁者,沒有經過程序,不自由……就是靠意識形態說話。 

 這種說法,聽起來其實有些黑色幽默。 

 有種莫名的滑稽感。 

 好像是在說卡爾遜是‘篡位登基’,不符合法理。 

 然後支持另一個人把卡爾遜的位置再篡了。 

 對了,卡爾遜之前那位克爾納‘國王’同樣是軍變上臺。 

 “朋友,你看到過的,他們在屠殺我們的孩子,救救我們的孩子吧……”